1978年,??寺┦堪l(fā)布了面部行為代碼系統(tǒng)。在這一系統(tǒng)中,人臉部的肌肉有43塊,可以組合出1萬多種表情,其中3000種具有情感意義。??寺鶕?jù)人臉解剖學(xué)特點,將其劃分成若干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運動單元。分析這些運動單元的運動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區(qū)域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標(biāo)準運動。2002年,這個系統(tǒng)進行了一次升級,對表情的捕捉準確率達到了90%。
在《Lie to Me》一書中,主人公萊特曼博士就是通過這些在人臉上轉(zhuǎn)瞬即逝的微表情和一些常人無法察覺的身體語言與姿態(tài),尋找令測謊儀和FBI都束手無策的案件的真相,判斷之精準神妙讓精通破謊技術(shù)的FBI都稱贊不已。
FBI的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通過這些短時間的表情可以識別難以發(fā)現(xiàn)的情感,進而識別謊言。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識別自己或者別人的微表情,只有占很小比例的人們擁有識別微表情的天賦。FBI的研究者們稱這些人為“真相奇才”。目前為止,F(xiàn)BI僅在20000人中找到了50多人有此能力。除了借助其他線索,真相奇才們可以通過微表情來測定某人是否在說實話。
人的臉部可以傳輸信息,它是媒介,是信息傳輸器?!伴喿x”一張臉時,有非常多的信息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其中包括臉部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肌肉特性:這張臉很長且棱角分明,還是又圓又胖?通常,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后,我們會翻閱名片夾,在認識的人里找出臉形相似的人。我們也會通過人們的眼鏡、化妝、文身或穿孔等人為裝飾來作出自己的判斷。
普通人在每十分鐘的談話中會說三個謊話,但卡爾·萊特曼博士卻可通過分析一個人的臉、身體、聲音和話語來察覺真相。他是世界領(lǐng)先的偵探專家,一個研究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探索你是否撒謊以及為何撒謊的科學(xué)家。當(dāng)一個人不經(jīng)意地聳肩,搓手,或者揚起下嘴唇,萊特曼就知道他們在撒謊。通過對臉部表情的分析,他可以讀懂一個人的感情——從隱藏在心底的憎惡,到性的沖動,再到嫉妒。
FBI心理學(xué)家稱,“微表情”一閃而過,通常甚至連清醒地做表情的人和觀察者都察覺不到。在實驗里,只有10%的人察覺到微表情。比起人們有意識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體現(xiàn)人們真實的感受和動機。售貨員的笑臉里可能閃過一毫秒輕蔑的嗤笑,停車場里表情嚴峻向你走來的人可能會突然閃現(xiàn)恐懼的表情。
雖然人們會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腦依然受其影響,改變對別人表情的理解。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現(xiàn)高興的表情,而且其中不含有其他的微表情,就能斷定這人是高興的。但是如果其間有“嗤笑”的微表情閃現(xiàn),就算你沒有刻意去察覺,你也會更傾向于認為這張高興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FBI的心理學(xué)專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對幾種常見的面部微表情暗含的情感作了一些解析。
(1)驚奇、害怕的表情在臉上超過一秒,表示是假裝的。
(2)對方對你的質(zhì)問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質(zhì)問會是真的。
(3)回憶時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謊言不需要回憶的過程。
(4)對方對你撒謊時,會有更多的眼神交流,來判斷你是否相信他的謊言。
(5)緊張、憤怒、性興奮三種情緒會使人的瞳孔放大。
(6)微笑的時候眨眼睛說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沒有皺紋的。
(7)癟嘴角是經(jīng)典的犯錯表情。對自己的話沒信心。
(8)當(dāng)一個人面部兩側(cè)表情不對稱時,他很有可能在偽裝感情。
(9)當(dāng)真正的兇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惡心、輕蔑甚至是害怕,但絕對不會是吃驚。
(10)要是有人將實施血腥的罪行,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表情:眉毛朝下皺緊,上眼瞼揚起,眼周繃緊。
(11)習(xí)慣用右手的人,嘴唇左邊向上撩起,大多為假笑。臉部74%的真實感受往往會在右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