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民主黨人格奧爾格·赫爾韋格是卡爾·馬克思和理查德·瓦格納的共同的朋友,他與他們都以“你”相稱。在瓦格納被迫離開慕尼黑之后,格奧爾格·赫爾韋格于1866年1月寫了一首針對慕尼黑人的憤怒的諷刺詩《致理查德·瓦格納》(An Richard Wagner),稱他們的“無法被穿透的厚厚的皮毛”不能受到任何美的感動,對美無動于衷。“你大膽地跨越/他們的宮廷啤酒屋的界限,/你像勞拉·蒙蒂茲一樣,/成為對這些市儈庸人的恐嚇?!卑选癓olus勞路斯”瓦格納比喻為跳西班牙舞的女舞蹈演員,這實際上是報紙諷刺的一個很受歡迎的主題。勞拉·蒙蒂茲這位跳西班牙舞的女舞蹈演員導(dǎo)致了路德維希一世的垮臺(如前所述,1844年,瓦格納結(jié)識了她,她是弗蘭茨·李斯特的情人)。就連弗蘭茨·格里爾帕策都忍不住在他的格言詩《音樂特性》(Musikalisches)中,嘲諷地稱瓦格納為“勞拉·蒙蒂茲”。甚至受牽連的當(dāng)事人路德維希一世(他1868年才去世)都利用這個相似性,看到一種相近的災(zāi)禍要降臨到他的孫子頭上,就像災(zāi)禍在20年前降臨到他自己頭上一樣。
或許,歌德的戲劇中費拉拉公爵與塔索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浮現(xiàn)在路德維希二世與瓦格納的眼前。在歌德的那部戲劇中,塔索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接受特定的委托的宮廷詩人,而是這樣一位詩人:他擺脫物質(zhì)上的困擾,僅僅為了能夠完成他的藝術(shù)的主要作品而活著。在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意識中,他對瓦格納的態(tài)度沒有什么不同。《塔索》中安東尼一類人懷疑藝術(shù)家的榮譽地位,他們最后把塔索驅(qū)逐出宮廷,當(dāng)然,在瓦格納的情形中,這也并非沒有發(fā)生過。正如歌德筆下的塔索一樣,瓦格納因為自己的無節(jié)制而對被驅(qū)逐的命運也負有一定責(zé)任。1866年1月22日,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在致信科西瑪時,把瓦格納比作塔索,鑒于瓦格納臆想的被追蹤妄想:“他也臆想著,看見一個人為的、敵意的欺騙組織,在他的頭頂上收縮在一起,……他虛構(gòu)所有僅僅想象出來的陰謀詭計,以此折磨他的想象力,而這些陰謀詭計被編造出來,并沒有(或者并沒有經(jīng)常地)針對他?!?1866年1月24日,科西瑪在回信中以很奇怪和很矛盾的方式,既證實又否認了把瓦格納比作塔索的做法:“我們大概可以把他與塔索進行比較,作為詩人,塔索把單獨涉及他的情形視為世界的全部痛苦:只不過塔索是不對的,而在他孤獨地離開、卻又沒有犯什么錯誤地站在那兒的瞬間,難道我們不是必須憎惡那個把天才詛咒為性情古怪乖戾的世界嗎?”
在慕尼黑轟動事件之后,古斯塔夫·弗萊塔克在1866年第一期的《邊境信使》(Grenzboten)中撰文,總結(jié)塔索與瓦格納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