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眼.1——古玩收藏的實話實說 作者:片兒白


收藏界(過去也叫“古玩行”)里的玩家們常奚落別人,卻又最怕落在自己頭上的兩個字兒,就是“打眼”!

這“打眼”略似“現(xiàn)眼”,但是比起現(xiàn)眼來更甚。因為丟人現(xiàn)眼不花錢,最多讓人家哄幾嗓子。打眼可就沒那么便宜了,不僅叫人當面或者背地里喊:“哦!給他一大哄喲!”最讓人肝兒疼的是,得生生地用鈍刀子從身上往下割肉。

是人都喜歡講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英勇,誰沒事兒愿意把走麥城的倒霉事兒總掛在嘴邊兒上?怕的是像古人所說的:“夫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因此,比割肉還難受的,是這事兒還不能跟人家說,說出去了不僅沒人同情您,還會讓大家對您的眼力甚至能力產生懷疑,那可是后患無窮的。

沒轍!把咬碎了的牙往肚子里咽吧,咽得下去咽不下去,可就看您自己的涵養(yǎng)了。

所以,從古至今人們把古玩又叫“骨董”。我想,牙是骨頭生的,一攤上打眼的倒霉事兒,就得把這些小骨頭兒嚼碎了愣往肚子里咽,而且連口水都不能就,個中滋味只有玩家自己清楚,這大概就是玩“骨董”一說的由來吧。

嘿!是哪位哲人說過:把玩古董能把玩出一世高雅,收藏古董能收藏出萬貫家財來著?我真想偷著跟丫急一回……

現(xiàn)在世面上有文采的主兒特多,所以寫文章什么詞兒都敢往里捅,當今好像挺時髦“考問”一詞,比如“考問良知”、“考問誠信”等,還有人要通過河南的二里頭遺址來“考問夏王朝”。

但是在盛世收藏的今天,有沒有人敢站出來考問大家的眼力?考問造假者的心計和手藝?考問人們在這滿世界的古董文玩當中能辨認出幾件是真家伙?再說得明白點兒,就是考問您為什么會有打眼的時候?

2005年某月某日,當今的古玩泰斗做客電視臺的某節(jié)目,那個戴眼鏡的主持人“端的無禮”,死乞白賴地追問老先生:“您是否也打過眼?”老先生很是睿智,總能夠繞過他的話題。

無奈,主持人退而求其次,說:“那就請您談談對當今古董造假的看法。”

老爺子便輕搔著滿頭銀絲,感慨抑或是無奈地借用了一句毛主席的詩詞:“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節(jié)目可是面向海內外播出的,有著億萬萬的觀眾,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我這兒已經是汗流浹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