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潮與學風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時,蔣夢麟還在上海,陪同他的老師杜威進行訪問。五四之后,蔡元培因發(fā)生如此大事,悄然離開北大,委托蔣夢麟主持北大校務。當時蔡先生對他說:大學生是有自治能力的,你可以代表我到學校執(zhí)行校務。我把一切權力交給你,但是責任由我來負。蔡元培還囑咐說:“自今以后,須負極重大之責任,使大學為全國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計。”(同上,第145 頁)
之后,蔣夢麟受蔡元培委托代理北大校長。因此,不久蔣夢麟乘火車抵京。蔣夢麟抵京后,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日刊》發(fā)表《蔣夢麟代辦北大校務啟事》:“元培因各方面督促,不能不回校任事。惟胃病未瘳,一時不能到京。今請蔣夢麟教授代表,已以公事圖章交與蔣教授。嗣后一切公牘,均由蔣教授代為簽行。校中事務,請諸君均與蔣教授接洽辦理。”(《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311 頁)
初到北大時,蔣夢麟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評價這場舉世聞名、影響深遠的學生運動。
7 月22 日,北大學生集會歡迎蔣夢麟。因為蔣夢麟深知蔡元培“‘為學問而學問’的信仰,植根于對古希臘文化的透徹了解,這種信仰與中國‘學以致用’的思想適成強烈的對照”(《西潮·新潮》第119 頁),因此他在即席演講中介紹了蔡元培的近況后又說:蔡先生的美德和他集中西文化于一身的精神是“怎么得來的呢?是從學問中得來的。故諸君當以學問為莫大的任務”。蔣夢麟還說,西方先進國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多少年來文化積累的結果。“故救國之要道,在從事增進文化之基礎工作,而以自己的學問功夫為立腳點,此豈搖旗吶喊之運動所可幾?”講話結束時,他告誡大家:“如果是今天反對這個,明天反對那個……終不是根本辦法。吾人若真要救國,先要謀文化之增進。”(《蔣夢麟學術文化隨筆》第145—146 頁)
1920 年五四運動一周年之際,蔣夢麟與胡適共同發(fā)表《我們對學生的希望》。我注意到,胡適在美國留學時就對學生運動有看法。在這篇由他起草的文章中,進一步表達了他們對學生運動的意見。
該文首先肯定了學生運動的貢獻有五個方面:一是“引起學生的自動精神”,二是“引起學生對于社會國家的興趣”,三是“引出學生的作文演說的能力、組織的能力、辦事的能力”,四是“使學生增加團體生活的經驗”,五是“引起許多學生求知識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