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至P街2000號找到Second Story Books舊書店。該店塑料書袋上?。篟eading Is a Family Affair。可見此處讀書風習深入人心。在店里流連3小時,以8折購書23種共30冊,得意者如:《紀德日記》(The Journals of André Gide),大32開,深藍布面精裝,書品極新,4卷共1 638頁,Justin O’Brien譯自法文。Knopf 1949~1951年版。Pisanus Fraxi之《禁書總目》(Bibliography of Prohibited Books)。此書大名久聞。今見之版為美國Jack Brussel 1962年版,豪華精裝毛邊,品新,為1877年初版之再印。3大卷計1723頁,真煌煌巨編。尤為難得者在美國情色文學研究大家G. Legman氏之51頁引論。數(shù)年來在紐約等地苦苦搜求而未得,今在此得之,真有得來全不費工夫之慨。
2001.9.8 晴
秋氣宜人。8月22日交老俞辭職信。近日登長城,二度登香山,頗覺心情之暢,天地之寬。終于告別office politics。今晨,一喜鵲立于寓所客廳窗外,數(shù)秒鐘后即飛去,此為何之征象?晚于臺燈下,聽書房“野泉”之淙淙,補記年內(nèi)所購漢籍之值記者:《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大16開精裝,120冊,以八五折購自海淀中國書店,遼海2000年9月影印一版。此版紙潔墨黑,裝幀雅致,可謂影印之善本。此編1934年首印,中多收“珍本”,自然勝過大而駁雜的四庫全帙,何況節(jié)省藏書空間。據(jù)稱遼海此印歷五年之準備,可謂一絲不茍。郁達夫當年曾在新加坡撰文紹介初版抵獅城。
2001.9.28 微陰
午飯于北大南校門對面之“長征飯莊”,后至萬圣。值此地拆遷,滿目斷垣殘壁。閑情偶寄書吧去也。推虛掩之門探視,四處狼藉,南墻上徒留詩句墨痕,似風干之淚。院外石徑上以白石塊壓一黃紙告示云將在五道口新張。雕刻時光尚存,恐亦不久矣。嘗語友人躍剛曰:“此一胡同終將失去記憶?!比f圣亦將遷走。購胡寄塵編《小說名畫大觀》(上、中、下卷)一套以存惜別之念。
2001.10.1 晴
國慶與中秋同日,人謂二十年一遇。天氣大好。在琉璃廠逛一日,購《四部叢刊·三編》一部,上海書店1985~1986年據(jù)商務1936年版影印,精裝76冊,硬紙匣套裝。正、續(xù)編亦當盡快搜求,恐已難覓。在印章店刻藏書石章一枚,陽文:“鹿城王氏珍藏”。
又閑章一枚,陽文:“鹿廬主人過目一樂。”吾生長于內(nèi)蒙古包頭,蒙語中包頭意謂“鹿到過的地方”。另,命吾書室為“鹿廬”,實因書房外陽光茶室“野泉”旁置舊車大軸輪所制古色古香之可旋轉(zhuǎn)茶桌一張,廬者正諧“轱轆”。為所購新籍蓋藏印至晨一時方睡。
2001.10.5 晴
三日抵杭州至浙大講座。與老杜逛明宅古物市場。以550元購竹刻百壽字一幅;“筆勤:筆驚風雨,紙吐云煙”一幅;“茶:一壺得真趣,七碗受至味”一幅。竹色溫潤,刻工精細,雖非古董,然亦難得。
2001.11.18 晴
天津講座。至和平路古籍書店。店在陋巷內(nèi),若不費力恐難找到?;璋抵型撇AчT進入,見架頂上方一摞布滿灰塵之《說部叢書》,計125冊,中有林譯小說若干種,雖非全帙,然亦稀見,心大喜,以1 600元購之。計“初集”33種,“二集”44種。又于文化街之天津古籍書店購《四部備要》一部,100冊,大16開精裝,中華1989年3月影印。書品新。此印近已難覓。曾電詢南京古籍書店知尚存一部,本欲郵購,不意在此訪到,樂甚。
2001.11.30 晴
本月至海淀中國書店購得《四部叢刊·初編》,上海書店1989年10月影印一版。342冊,褐面精裝。此影印版初編尤為難覓,書價之漲實在超出意料。不得此編不快,只好認宰。好在幾天前于西單圖書城以原價八五折購巴蜀影印版《古今圖書集成》82冊1套,稍可寬慰滴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