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告訴過你,我沒看過他的日記。”
我就把那最后一篇日記背給她聽:
“你回去吧!”一個聲音對我說。
如果“回去”就能清洗自己,讓我變得單純?nèi)绯嘧?,讓我看到純潔的世界和純潔的人心,讓我能追上曾祖父和李教授的腳步……
——如果是這樣,我就高聲回答:“我服從!”
杜蕓秋不言聲,閉著眼睛抽煙,直到把那支煙抽完。
我想,此時此刻,我不能在黃曉洋身上停留太久了,便換了話題,問她個展的事。
她說,她的母校希望首展在他們那里舉行,重慶美術(shù)館也好幾次登門,誠心誠意地跟她談,都被她婉言謝絕了。她不打算把展覽放在室內(nèi),也不打算放在只有美術(shù)界人士關(guān)心和進(jìn)去的地方,更不打算賣錢,她的首展,是在三峽廣場。——“你的意見呢?”
她這么問我,讓我猝不及防。我除了說好,還能說什么呢?但我衷心感激她的信任。數(shù)月下來,我也在鉆一條深長的隧道,我的額頭和我的心,都抹上了一絲蒼涼。
她的電話響了。是文博打來的。
聽說我到了,文博說他馬上去訂晚餐,同時給我訂賓館。
這時候,已是下午5點過。聽到晚餐兩個字,我才感覺餓得慌。我還沒吃午飯呢。
還有兩天才是杜蕓秋的個展,我對文博和杜蕓秋說,你們各自去忙,我就住在賓館里,吃在賓館里,抓緊時間把書稿梳理一下。其實,這兩天我都在跑,跑的地方,除文理大學(xué)銀杏坡的“李本森故居”,全是重慶大轟炸的歷史遺跡,其中好幾處都是文博上次領(lǐng)我去過的,但這一次的感覺,跟上次完全不同。我?guī)еS曉洋的眼睛、黃曉洋的氣息,因此,它們不再是陳跡,而是正在蘇醒的生命。
“李本森故居”里,除了楊勝全說到過的展品,還多出了一些名人書畫,包括杜蕓秋的一幅油畫:天邊的火燒云,將大地和天空映照成赭紅色,濃烈而動蕩的背景下,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風(fēng)塵仆仆又步履堅毅地從遠(yuǎn)處走來,牛和人的額頭上,都畫著一張中國地圖。安志薇有照片和簡介,簡介寫得很清楚,說她出生于日本廣島,叫井上安子,后來變成了中國人。我想看看她的那封遺書,但沒有找到。
個展的前一天夜里,差不多9點鐘,文博把所有細(xì)節(jié)都打理周全了,來賓館看我。
“明天上午10點開始,”他說,“有個簡短的開幕式,來的領(lǐng)導(dǎo)都要講話,你也講幾句好嗎?”
在眾人面前講話,我很不在行,何況是美展,我哪有資格講話。我又不是領(lǐng)導(dǎo)。
“你是遠(yuǎn)道來的嘉賓嘛?!蔽牟┱f。
“去參觀的人都是嘉賓。”
文博笑了:“你咋跟我表姐說的一模一樣?”
看來,他表姐杜蕓秋并不主張搞什么開幕式。
我也笑了:“這證明我還沒從你表姐和表姐夫的河流里爬起來,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浸泡在里面。”
文博自己去泡了杯茶,坐下后快樂地說:“聽起來,我給你找的這趟差事沒有過分委屈你?!?/p>
說什么委屈,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謝他。由于太興奮,我也不管文博的勞累,就從頭至尾地把書稿講給他聽。講到李教授那批寫滿了筆記卻遺失的書籍時,文博將大腿猛擊一掌:“嗨!”
嚇我一跳。
“你前面說給黃曉洋寫信的那個日本人叫啥?”
我說叫小山清水。
“我這一陣忙昏了頭……”文博重重地拍著腦門,“你認(rèn)識楊勝全老師嗎?”
我說知道這人,書稿的最后一章,就是楊勝全談黃曉洋。
“楊勝全去早稻田大學(xué)做了半年訪問學(xué)者,上個月回了重慶,大前天我在市委碰到他,他說自己在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本書,《李本森回憶錄》!日文版的,署名是中國李本森著,小山清水譯。楊勝全也覺得奇怪,因為李教授從沒出過中文版的回憶錄。他跟小山聯(lián)系,問這部書的原版,小山說你見到的就是原版。他又問書稿來源,小山繞來繞去地說了一大通,不知道說了些啥,讓他越聽越糊涂?!?/p>
就像楊勝全聽校長透露安志薇的秘密后,脊梁骨里躥過一股冷氣,我這時候也是。
“他說沒說書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