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禪趣人生(1)

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 作者:季羨林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楊女士給我來信,說要編輯一套“禪趣人生”叢書,“內(nèi)容可包括佛禪與人生的方方面面”?!拔覀兿Mㄟ^當代學者對于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給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給被大眾文化淹溺著的當今讀書界、文化界留一小塊凈土,也為今天人文精神的重建盡一份努力。”無疑,這些都是極其美妙的想法,有意義,有價值,我毫無保留地贊成和擁護。

但是,我卻沒有立即回信。原因絕不是我倨傲不恭,妄自尊大,而是因為我感到這任務過分重大,我惶恐觳觫,不敢貿(mào)然應命。其中還摻雜著一點自知之明和偏見。我生無慧根,對于哲學和義理之類的東西,不感興趣。特別是禪學,我更感到頭痛。少一半是因為我看不懂。我總覺得這一套東西恍兮惚兮,杳冥無跡。禪學家常用“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來作比喻,比喻是生動恰當?shù)?。然而困難也即在其中。既然無跡可尋,我們還尋什么呢?莊子所說得魚忘筌,得意忘言。我在這里實在是不知道何所得,又何所忘。古今中外,關于禪學的論著可謂多矣,我也確實讀了不少。但是,說一句老實話,我還沒有看到任何書、任何人能把“禪”說清楚的。

也許妙就妙在說不清楚。一說清楚,即落言筌。一落言筌,則情趣盡失。這種審美境界和思想境界,西方人是無法理解的。他們對任何東西都要求分析、分析、再分析。而據(jù)我個人的看法,分析只是人的思維方式之一,此外還有綜合的思維方式,這是我們東方人所特有,至少是所擅長的。我現(xiàn)在正在讀苗東升和劉華杰的《混沌學縱橫談》。“混沌學”是一個新興的但有無限前途的學科。我曾多次勸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注意“模糊學”和“混沌學”,現(xiàn)在有了這樣一本書,我說話也有了根據(jù),而且理直氣壯了。我先從這本書里引一段話:“以精確的觀察、實驗和邏輯論證為基本方法的傳統(tǒng)科學研究,在進入人的感覺遠遠無法達到的現(xiàn)象領域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因為在這些現(xiàn)象領域中,僅僅靠實驗、抽象、邏輯推理來探索自然奧秘的做法行不通了,需要將理性與直覺結(jié)合起來。對于認識尺度過小或過大的對象,直覺的頓悟、整體的把握十分重要?!边@些想法,我曾有過。我看了這一本書以后,實覺如空谷足音。對于中國的“禪”,是否也可以從這里“切入”(我也學著使用一個新名詞),去理解,去掌握?目前我還說不清楚。

話扯得遠了,我還是“書歸正傳”吧!我在上面基本上談的是“自知之明”。現(xiàn)在再來談一談“偏見”。我的“偏見”主要是針對哲學的,針對“義理”的。我上面已經(jīng)說過,我對此不感興趣。我的腦袋呆板,我喜歡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也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哲學這東西太玄乎,太圓融無礙,宛如天馬行空。而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今天這樣說,有理;明天那樣說,又有理。有的哲學家觀察宇宙、人生和社會,時有非常深刻、機敏的意見,令我嘆服。但是,據(jù)說真正的大哲學家必須自成體系。體系不成,必須追求。一旦體系形成,則既不圓融,也不無礙,而是捉襟見肘,削足適履。這一套東西我玩不了。因此,在舊時代三大學科體系:義理、辭章、考據(jù)中,我偏愛后二者,而不敢碰前者。這全是天分所限,并不是對義理有什么微詞。

以上就是我的基本心理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