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之后,爺爺成了一個像梭羅一樣的老頭,離群索居。他從家里搬出去,在遠離村莊的地方,住在一個破敗的機房里,自己開墾了一片地,種了一些作物。
他喜歡看電視,喜歡聽京劇。我和他一起看《城南舊事》,他聽到其中一首叫做“小麻雀”的歌,興奮得幾乎哭了。那是他小時候唱的歌,看來,這也是他哀傷的童年為數(shù)不多的幸福記憶之一。
在爺爺七十多歲左右的時候,他的脾氣變得非常之壞——因為他的兩個兒子死去了——其中一個是我的父親。兩個兒子的去世給了爺爺很大的打擊,他的步子一下變得蹣跚起來,成了一個真正的老人。他一定是認為這個家族受到了某種詛咒。這使他更加孤獨更加煩躁,患上了心臟病。
奶奶過世之后一年,爺爺在一個冬天的夜里,因為心臟病突發(fā)而去。沒有人知道他臨終的痛苦,沒有人知道他想說什么或是說過什么。因為在他死的時候,沒有人在他的身旁。
一個兒孫滿堂的人竟然就這樣孤苦地死去,在我的家鄉(xiāng)是一件很羞辱的事情,尤其是光著身子,在他的尸體僵硬之后才被換上衣服,是家鄉(xiāng)最大的忌諱。這種不孝甚至?xí)蔀檫@個家族全體的恥辱。
爺爺留下的遺像是倔強的、憤怒的,在他照下這張像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想到這張照片將來的用途。想必他對這種別有用心的提議不是很愉快,所以照相的時候,他連胡子都沒有刮。
他的遺像讓我內(nèi)疚,并且注定這種負罪感會一生難以磨滅。
這種感覺常讓你在半夜里醒來,點上一支煙,坐上很長時間。
奶奶略通醫(yī)術(shù),能給消化不良的幼兒診病,拿很細的銀針,在他們?nèi)彳浀男∈稚陷p輕扎一下,擠出米粒大小的幾滴烏黑的血。她把這種醫(yī)術(shù)稱為“割脾”。在我看來,這似乎并非醫(yī)術(shù),更像某種巫術(shù)。我雖然不能明確這是不是醫(yī)術(shù),但據(jù)說療效還不錯。每次扎針,那些孩子總是哭得撕心裂肺,常常使年輕的媽媽也心痛得淚眼婆娑。
奶奶雖然懂醫(yī)術(shù),懂一些人體經(jīng)絡(luò),但這不影響她燒香拜佛。她經(jīng)常去逛廟會,和許多老太太一起去到“白條寺”燒香。我一直搞不清這個“白條寺”在什么地方,“白條寺”在佛經(jīng)里是做何解釋,但我想,“白條寺”一定是個很大的寺廟,因為奶奶他們?nèi)サ臅r候,是乘著一輛大馬車去的。都是善男信女,所以車費只是象征性地收幾毛錢。每次燒香回來,奶奶必定要稱贊“白條寺”的“饸饹”不錯。我也一直不知道“饸饹”是個什么東西,后來才知道是一種蕎麥面條,是在“饸饹床子”上擠出來的,并不是什么難得的食物。
奶奶總說做人要懂得“惜福”,要懂得知足,一點點的小幸福,就可以讓他們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