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在中國的文化中,是一個丑陋兇惡的事物。所以無論是人名,地名抑或是其他各類的名字,都極少以鬼命名。
可是就在北平之內(nèi),四九城中,卻有一處堂而皇之以鬼命名的鬼地。
老四九城的東北角,東直門。
自從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之后,久而久之四九城內(nèi)的各處城門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用途。朝陽門走的是運糧食的車,西直門走的是運水的車,宣武門走的是拉囚犯的囚車。派兵外出打仗要走德勝門,以期出兵得勝。軍隊勝利歸來則要走安定門,求的是凱旋歸來,國家安定之意。而東直門,則是拉城內(nèi)尸體的靈車所走的城門。
也正為這個用處,東直門外不寬的大街上聚集了數(shù)不清的棺材鋪和杠房,死人的生意著實養(yǎng)活了好大一批人。白天也還好,等到夜間,家家門口點起吹不滅的氣死風(fēng)燈。本身地處郊外,一陣風(fēng)吹過,燈盞隨風(fēng)搖擺,好不瘆人。因此,這個地方得名鬼街。
長年在此地居住的百姓們,對這些事情倒真是見慣不怪了。別說只是氣死風(fēng)燈,真的見到跟著人跑的鬼火,稍微膽大一點的都能當(dāng)做沒看見,該做什么做什么。老百姓們自我解嘲說:窮人窮命,鬼也不纏。
雖然有些調(diào)侃的味道,但這個地方住的確實沒富人。因為大家都窮,彼此之間沒什么可攀比炫耀的,生活倒也安定。
就在鬼街上,一處低矮的平房,早晨太陽還沒出,一群光著膀子的大老爺們罵罵咧咧的在肩膀上搭著一條毛巾站在街上唯一的一口井旁邊,排著隊打水洗臉。
已經(jīng)是初夏時分,雖然還沒有到酷熱的時候,不過天色亮的倒是極早。擔(dān)負(fù)這一家生計的人們自然不可能像富家人一樣睡到日上三竿,他們要早早起來去為生活奔波。每天早晨,這倒也成了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