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土中,年代久遠(yuǎn),加之本質(zhì)疏松,很容易為他物浸染,這就稱之為沁。常見的黃色沁稱土沁,白色為水沁,綠色為銅沁,紫紅色為血沁,黑色為水銀沁。也因為但凡出土或傳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的極其罕見,上面多帶有這種非人為造成的沁色,它的沁色豐富多彩、絢麗斑瀾,很是為達(dá)官貴人所珍愛。細(xì)分下來更是繁雜,單單一種青色就可以分為蝦子青、鼻涕青、蟹殼青、竹葉青、澄潭水蒼、雨過天青六種。這還不算,古玉上還有各種巧沁和多色沁,巧沁例如唐瀾斑、黑蚓跡等,多色沁例如天地玄黃、群仙上壽、萬福攸同者,可謂變化神奇。
玉有沁色本不稀奇,可是沁色越古怪古玉的價值越高。木青曾經(jīng)見過一枚“壽衣沁”的龍紋玉玦,是尸身上索穿壽衣的顏色沁入玉質(zhì)形成,極為罕見。
更有傳說中,古玉的極品——玉中之王脫胎。相傳慈禧太后西逃的時候就曾經(jīng)帶著一塊脫胎。這脫胎本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制成,埋于地下幾百年,飽經(jīng)尸血侵入。出土后,又在處子身上佩戴,受活人氣息滲入。然后再入土,再出土,幾次反復(fù)才得以形成,存世罕見。聽有幸見過脫胎的老人講,一小塊脫胎浸入水中,可讓一大缸清水變得通紅。
眼前這個玉石人像雖然沒有達(dá)到脫胎一樣的名貴,可是從翠綠之中的一絲暗紅可以看出,也是至少埋在地下幾百年之久的精品。血色純正均勻,絕不是通過手段造假可以做出來的效果。
木青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伸手從攤子上拿起了那塊玉石人像,觸手感覺溫涼,正是好玉應(yīng)有的特性,木青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他明白鬼市的規(guī)矩,沒有開口向掌柜詢價,抬起頭看了看掌柜。
可是木青一看之下,心里大駭,這個掌柜不僅像其他人一樣蒙著頭裹著臉,而且連眼睛也蒙了起來。微風(fēng)吹過,掀起面罩的一角,里面竟似乎空蕩蕩的沒有任何東西。
但是掌柜好像看到了木青詢問的眼神,抬手比劃了一個六。木青再次被掌柜的這只手驚呆了。干瘦蒼白的手指,如果不是能隱約看見掌紋,簡直就好像干枯的骨節(jié)一樣。
木青聯(lián)想起了自己之前認(rèn)識的土夫子,也就安心下來。常年出入地下,他們對自己的身型有著非常奇特的要求。眼前的掌柜雖然有些奇怪,但也并非太不可讓人理解。
木青搖了搖頭,把手伸過去,意思是要和掌柜侃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