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青菜豆腐,一盤大肉骨頭,一盤魚。魚是不能吃的,做做樣子,表示“年年有余”,動(dòng)也不能動(dòng),吃過飯就要收起來,等年初二,有親戚來拜年,才拿出來吃。肉骨頭一人一大塊。吃完了,不能露出饞樣。本來就是先挑了大的給我們孩子的,如果眼睛再盯著看,母親、父親甚至爺爺就會推讓出自己的一塊,那樣就不好了。
這三樣菜里,唯有豆腐可以盡管吃。吃完還有。豆腐是自家做的,做得多,一做就是一大桶。先一天,就要用水桶泡好黃豆。要等桶頭來喊:“大魚兒,到你家了?!?/p>
母親便和我抬了一木桶泡好的黃豆往他家去。豆腐匠家有兩間房都放著做豆腐的家伙。
先是磨豆?jié){。一瓢一瓢地把豆子灌到磨眼里。我和媽媽拿根木杠子推磨?!奥c(diǎn),慢點(diǎn),不要跑那么快。有得你跑呢?!倍垢乘砷_磨子頂上皮囊的口子,一邊讓水往下滴,一邊朝我喊。
推完磨,我已經(jīng)累得不能動(dòng)了,下面是豆腐匠的活兒。兩根木棍,平平地?cái)[成十字形,用鐵環(huán)穿著,吊在屋梁上。一匹四方的厚紗布,四角綁在兩根木棍的四端,做成一個(gè)兜子。豆?jié){就倒在這兜子里。豆腐匠操縱著兩根木棍,扭來扭去,白色的豆?jié){先是快,后是慢,流到下面的陶缸之中。最后留在兜里的就是豆渣。圓圓的,一整塊。
這豆渣不能扔,留下來,放上鹽煮一煮,可以當(dāng)喝粥時(shí)的咸食。
缸里的豆?jié){,要舀到大鍋里去。一般來說,一家也就是一鍋,那可是一只真正的大鍋。燒豆?jié){的柴火要從自己家里帶,掌火的是豆腐匠的老婆。等豆?jié){燒好了,又要放到一個(gè)大缸里,由豆腐匠點(diǎn)鹵。
點(diǎn)鹵是最重要的。這一鍋的豆腐好不好,就全看這一環(huán)了。豆腐匠左手拿瓢,里面盛著鹵水,右手拿一支長柄的木勺,一邊攪著豆?jié){,一邊滴鹵水。攪動(dòng)有快有慢,慢慢地,缸里的豆?jié){凝固了,成了豆花,并且能看到黃黃的清水了。
“好啦!”豆腐匠喊。
豆?jié){缸的旁邊是一張四方的臺子,臺子四周有邊沿。
最里面的邊子上開了一個(gè)木槽,斜著下去,對著一只木桶。
媽媽和豆腐匠的老婆扯著一塊極大的粗紗布,平平地放在這臺子上,一人一只角,抓在手上不放。豆腐匠一勺一勺把豆花舀到這紗布上,等全部舀上去了,把紗布的四角拎起來,打個(gè)結(jié),做成一個(gè)包袱。再在上面蓋一只既厚且重的木蓋。木蓋上面再放上石頭。石頭放好了,
你就不要理它了。這時(shí)候,就聽到水從那木槽里往水桶里淌的聲音。水是黃的。要等這水完全不淌了,才算好。
移開石頭,打開木蓋,解開包袱,里面是一塊巨大的豆腐。豆腐匠拔出刀來。刀是特制的。橫一刀,豎一刀,豆腐匠像在畫一張棋盤,畫好了,就是一塊一塊的豆腐。豆腐當(dāng)時(shí)就可以拿出來,放在盛著清水的木桶中。
這一木桶的豆腐,要吃到元宵節(jié)。我是迫不及待的,當(dāng)晚回家就拿出一塊,放在碗里,澆上醬油,用筷子夾一塊,放到嘴里,吃完了,再夾一塊。
過年前的幾天,豆腐匠就忙著給申村的每一家做豆腐。做豆腐完全是義務(wù)幫忙。申村的人們呢,會在未來的一年里,隨便哪一天,趁豆腐匠哪天空閑了,請他來家吃一頓。這一頓要專門請他,他坐主席。其他的人,村長或者有名望的長者,或者別的什么特別之人,只能坐次席作陪。這是豆腐匠最有面子的時(shí)候,平時(shí)不喝酒的他,只有這時(shí)才喝上兩杯。就兩杯,不貪,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