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星期日。夜,22點25分。
玉田正太從媽媽懷里抬起頭來,卻看不到那幾近毀滅了的世界。
黑暗,從地震爆發(fā)半分鐘后,開始籠罩這些被拋棄在地底的人。
將近一小時前,玉田洋子帶著兒子走出家門。她已連續(xù)在家工作了好幾天,等到明天就可能斷糧了,而更重要的原因——她的兒子只能在夜里出門,作為一個母親,她早已養(yǎng)成晝伏夜出的習(xí)慣??粗巴馄皾姷睦子辏邭q男孩惴惴不安。洋子雖然年輕,卻是個耐心的母親,好不容易把兒子哄得安靜下來。
在琳瑯滿目的超市里,男孩再次有了奇怪的感應(yīng)——有股充滿咸味的潮水,緩慢卻不可阻擋地涌上腳面,淹沒膝蓋與腰間,漫過胸口與脖子,灌入咽鼻令他無法呼吸……正太發(fā)狂地吵起來,到處瘋跑,媽媽捉小雞似的跟在后面,還得順便從貨架上拿下各種物品。看到兒子沒來由地一反常態(tài),玉田洋子開始顫抖,腦中閃過一年前在日本那個致命的下午……
不,不可能再有第三次了!
極夜般的無邊黑暗里,她從倒塌的收銀臺下爬出來,雙手牢牢抓著兒子。而當(dāng)預(yù)感變成現(xiàn)實,正太已變回溫順聰明的小男孩。
忽然,有人打開手電,微弱的光束照過正太,又移到洋子臉上。男孩看不清那個人的模樣,只聽到一句略帶顫抖的中文:“你……你還好嗎?”
正太從兩歲起就生活在中國,從小由中國保姆帶著,只去年回日本住了三個月,漢語說得比日語還好。
“謝謝!我們都沒事!”媽媽保持禮貌,向拿著手電筒的工作人員鞠躬,同時摸著兒子的臉,兒子看來并無受傷跡象。
“請等一等!”他找出一支手電筒交給玉田洋子。
“謝謝!”洋子再次鞠躬,打開手電,照亮對方的臉,原來是地震前抓住正太的那個年輕人。
對方轉(zhuǎn)眼不見了,四周響起紛亂的腳步聲、哭喊聲和呼救聲。玉田洋子這才想起拿出手機,卻發(fā)現(xiàn)信號中斷了。
正太感覺臉上濕濕的,他知道這是媽媽的眼淚。
地面還有些搖晃,頭頂傳來持續(xù)的嘈雜聲,地下也響起某種令人心悸的聲音。超市角落亮起一些燈光,漸漸分布到地下二層各個地方。正太的視力超乎尋常地好,看到遠(yuǎn)處一點白色的光依稀照亮那個身著工作服的男人。
原來這個年輕男人打開了超市里所有可以安裝干電池的電器,雖然每一點光都很微弱,但分布開來就如天上的星辰,稍微適應(yīng)一下,就可看到超市大部分了。
七歲的正太揉了揉眼睛,在媽媽懷里看著劫后余生的超市——頭頂幾乎斷裂掉落的管道,大半倒地的貨架,四處破碎的玻璃與陶瓷,滿地亂滾的瓜果。一些尸體躺在地上,鮮血流滿地面。有人躲在角落哭泣,有人沒頭蒼蠅般亂竄。
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有天生的恐懼感,天黑會感到害怕。但是,地震前又哭又鬧的正太,突然看到這震撼的場景,卻顯出超乎年齡的鎮(zhèn)定,他從媽媽懷中掙脫出來,站在一片布滿口香糖的地板上,似乎早已習(xí)慣面對災(zāi)難。他回頭看到媽媽跪倒在地,頭發(fā)散亂地披下來,雙手掩蓋住動人的容顏。
這是玉田正太第二次看到媽媽如此絕望的樣子。
上一次,大海那邊的日本,被突如其來的海水淹沒的醫(yī)院里,玉田洋子看著那片洶涌冰冷無邊無際,飄滿各種垃圾、家具、電器、汽車甚至四分五裂的房頂?shù)乃?,卻再也找不到那個人的影子……她爬到醫(yī)院最高的屋頂,海水幾乎已淹到膝蓋。在直升機飛到頭頂來救他們之前,她是那樣絕望,為六歲的兒子,也為年輕的自己。
接踵而來的核電站泄漏事故,讓玉田洋子再也不敢留在日本。雖然,那片遼闊的大陸有著問題食品毒奶粉等等危險,但正太已在中國生活過幾年,這孩子更適應(yīng)中國的環(huán)境。而她憑著流利嫻熟的中文,也足以找到一份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終于,她在愚人節(jié)的夜晚——正是一年前的此刻,踏上飛離東京的航班,永遠(yuǎn)告別那個遍布火山,地震、海嘯多發(fā),又遭逢核泄漏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