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yǎng)真與守拙——論陶淵明歸隱(4)

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 作者:戴建業(yè)


本真地存在就是立足于自己本性的存在,可奔走于仕途就得扭曲自己的本性以逢迎上司和遷就同僚。陶淵明正是多次領(lǐng)教過在官場上“矯厲”自己“質(zhì)性”的苦況后,才寧可忍受饑寒也不愿側(cè)身仕途(《歸去來兮辭序》)。既已深知官場的“好爵”有礙于生命的真性,他便明確地將自己歸隱的目的定為“養(yǎng)真”:“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yǎng)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所謂“養(yǎng)真”就是讓自己的本性不為時俗所污染,不為物欲所敗壞,不使自己在人世浮華中喪本離真。

這樣,“養(yǎng)真”首先必須敢于抗拒時俗和蔑視“眾議”,違己違心地去迎合時俗遷就“眾議”就將失去生命的真性,就將造成人生的“大偽”。

一旦真的解纓棄冕返回田園以后,他便被好心的誤解或有意的曲解所包圍,他歸隱后的詩文常常抒寫被世人所誤解、不解、曲解的痛苦:“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世路多端,皆為我異,斂轡朅來,獨養(yǎng)其志,寢跡窮年,誰知斯意”(《讀史述九章·張長公》)。在《祭從弟敬遠文》中更明白地寫到他“斂策歸來”后所招來的“眾議”:“余嘗學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斂策歸來,爾知我意;常愿攜手,置彼眾議?!薄氨娮h”即周圍的世俗輿論,具體指人們對他棄官歸隱的不解、議論和責難。雖然現(xiàn)在無從知道當時“眾議”的具體內(nèi)容,但從“置彼眾議”可以想象他的歸隱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他甚至對自己的兒子也忍不住慨嘆“鄰靡二仲,室無萊婦”(《與子儼等疏》)?!陡呤總鳌份d漢蔣元卿去兗州還杜陵后,“荊棘塞門”以屏絕一切應(yīng)酬,時人求仲、羊仲以“治車為業(yè),挫廉逃名”,蔣只與二仲過從交游。萊婦即老萊子之妻,據(jù)《列女傳》載:楚老萊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陽,王使人聘以璧帛。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祿者,可隨以斧鉞。今先生食人之酒肉,受人之官祿,此皆人之所制也?!庇谑抢先R子隨其妻至于江南而止。陶淵明遺世“息交以絕游”如蔣元卿,卻找不到二仲這樣志同道合的鄰居和朋友;他也曾拒絕過檀道濟的酒肉,卻得不到老萊子賢妻那樣的激勵。且不說他在社會上難于找到彼此理解的知音,就連妻子也難得與自己心心相印,陶淵明歸田后的孤獨可想而知。這也難怪,按中國儒家文化傳統(tǒng)不成文的約定,“士之仕也,猶農(nóng)夫之耕也”,出仕是士的本職,正如農(nóng)夫就非耕田不可一樣。士之不仕猶農(nóng)夫之廢耕,相對于各自的社會角色而言都是一種失職。魏晉時代雖然儒家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雖然整個士人階層企希隱逸,但多數(shù)士人仍舊外尚清高而內(nèi)耽世榮,真正高臥東山且輕官忽祿者尚不多見。陶淵明則真的歸去“種豆南山”,在“魏晉人物”中高標獨映,這自然會招來社會的“眾議”,也會招來“父老”、“親故”好心的規(guī)勸: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繿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讹嬀贫住分?/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