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買了一間小套房,終于如愿搬出家里一個人住,身為女友的她很高興地幫他整理好房子之后,當晚就順理成章地留宿下來。
洗澡后,她把內(nèi)褲洗好,掛到浴室的毛巾架上。他上廁所時看到了,很不高興地對她說:“請你尊重一下我的生活空間,好不好?”
她被吼得很納悶,只好把內(nèi)褲掛到小陽臺上。兩人第一次一起過夜,以為可以甜蜜地抱著睡,他卻別過頭去,背對著她說:“我沒辦法跟另一個人共同蓋一條被子。”
可是,這個新房子里只有一條棉被,她只好蓋一條薄薄的毛巾被。當晚,她感冒了。
第二天,他一大早自顧自走了,并沒有把她叫醒。她醒后,只看到一張紙條,說他有事要忙,請她自便。還有,不要亂動他的東西,他已經(jīng)排好了。
她從這一天開始知道,想要真正進入他的生活,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他為什么對自己的空間那么吝嗇呢?”她十分不解。
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不那么愛她;二是,他的確孤僻,不喜歡自己的空間被別人侵入,只是她以前沒有二十四小時和他相處,所以并不了解他的習性。
這樣的人不太會讓愛情改變他的生活原則和時間分配、干擾他的生涯規(guī)劃。熱戀期后,他往往企圖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
很多人有潔癖,有的人不許地板上出現(xiàn)一根頭發(fā),有的人從來不亂放東西,也有人的潔癖在于他的生活“空間”——不喜歡任何人動他的東西、不喜歡別人買的藝術品或家具,堅持著某種對于裝潢設計的品位。
我雖然常在混亂中生活,但也有一點空間潔癖。對于那些跟自己生活空間不搭的畫作、擺飾、獎杯、瓷器、衣物等,我總會想辦法把它“請”出去,很難因為某些“紀念”意義而將就擺著。有時,我想盡辦法也無法說服自己妥協(xié)。
在我觀察,有某種潔癖的人都有些固執(zhí)和難以妥協(xié)的地方。就跟“過敏”一樣,一個在生理上很敏感的人,通常也會在心理上對某些東西“過敏”。
他通常得碰到一個不容易過敏、比較容易順應他生活方式的人,才能跟她相安無事。
改變他絕對困難,而且必然爭執(zhí)不斷。想要跟他的任何潔癖較勁,就像跟他的基因?qū)埂?/p>
愛他,只能任由他,期待他因為自己的容忍而變得稍稍寬容。
很多人以為,因為愛,所以什么都該容忍。
其實愛的力量沒那么強大,常常連小小的潔癖都統(tǒng)治不了。
習慣的力量很可怕,就算熱戀時可以睜只眼閉只眼“一邊愛你,一邊容忍你”,相處日久后,習慣還是會跳上臺面來說話。
他還是沒有少愛你,但就是忍不住會嘮叨幾句。
與其找一個人來改變他的習慣,不如找到一個習慣上可以彼此容忍的人。
習慣,是情路上的擋路石,沒有任何一條路上沒有這樣的石頭,就怕遇上“習慣的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