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樂帝冤殺周新案 2(3)

大明奇案 作者:沈鳳霞


周新雖然耿直,但平日里與督、撫的關(guān)系都還不錯,所以總督和布政使都連忙趕寫了奏章,彈劾許應先并替周新分辯。但是他們心里都明白:朱棣是靠發(fā)動兵變才把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趕下臺登上皇帝寶座的,由于這個皇位來得不光彩,他當然害怕天下臣民議論自己,所以才成立了錦衣衛(wèi)。自登基后,朱棣不斷派人在各地搜尋朱允炆,而擔任這項任務的主要機構(gòu),就是錦衣衛(wèi)。對于錦衣衛(wèi),朱棣是絕對信任,想要告倒錦衣衛(wèi)千戶許應先,幾乎不可能。浙江總督和布政使,曾多次在一起分析形勢,對周新雷厲風行地懲治錦衣衛(wèi)惡棍的事跡,他們十分贊成,暗暗贊嘆,但他們對周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做法,也深表擔心。他們知道這個婁子捅得太大,已隱隱預料到周新將會遭到陷害,出于同僚之誼,兩人一起寫了奏疏,確實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

周新這幾天卻沒有想到那么多。從杭州出發(fā)后,他按照正常的路途,沿官道向京師趕去。路上還囑咐隨從人員,要隨時緝訪許應先的下落,因而雖然是日夜兼程,但走得并不太快,常常是得到一點線索就耽擱半天行程。遺憾的是,雖然有幾次好像發(fā)現(xiàn)了許應先的蹤跡,但結(jié)果都不是。就這樣,他們用了二十天的時間,才趕到離京不遠的涿州。

到達涿州時,已經(jīng)是黃昏了。周新并沒有到驛館(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休息,而是悄悄地找了一家干凈的客店。五個人要了兩間上房,周新獨自一間,四名隨從一間。住下后匆匆吃了晚飯,周新隨即打發(fā)四個隨從上街查訪許應先的下落,自己則留在房中準備進京時應帶的公文。周新將杭州各縣百姓的狀紙整理出來,特別將那些被許應先撕毀的狀紙小心地拼好、粘好,又反復看了自己寫給錦衣衛(wèi)的狀紙和寫給成祖的奏疏。周新的奏疏經(jīng)過字斟句酌,顯得理直氣壯,他對參倒惡行累累的許應先有十足的信心。

周新正在修改、謄寫奏疏時,突然,一名隨從從外面匆匆沖進屋來。

難道許應先找到了,就在涿州?周新連忙示意隨從坐下,這名隨從用激動得發(fā)抖的聲音報告說:“稟大人,許應先已經(jīng)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

“哈哈哈!”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只要將許應先抓獲,周新覺得自己的一切行動就完全處于主動了。他連忙問:“他躲在哪里?”

那名隨從說:“我們四人分成兩組,沿街緝訪,在長街東頭的春來客店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客商打扮的人,看背影很是熟悉,于是就跟蹤進店,在他住的耳房(正房的兩側(cè)還各有一間或兩間進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間,如同掛在正房兩側(cè)的兩只耳朵,故稱耳房)里,看見了許應先,原來這個假客商就是那個幫助許應先逃跑的李云。我們藏在窗外仔細窺探,發(fā)現(xiàn)許應先并不知我們也到了涿州,他催促李云早點歇息,準備明天趕路,我們四人立即會合齊了,留三個人在春來客店監(jiān)視許應先,我來稟報大人知道,并請示如何處置。”

周新果斷地說:“速速將兩個惡棍拿下,然后持浙江按察使衙門文書,押送到涿州縣衙。”

隨從應了一聲“是”轉(zhuǎn)身就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