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最樂,讀書便佳?!胍环◣?/p>
佛陀曾居住在舍衛(wèi)城的祇陀園精舍,在某次開示會上提到了巴陀尊者的故事。
一次,巴陀尊者要進行夏安居,在此之前他向佛陀求得了禪定修行法門,隨即帶著一大群年輕的比丘去了樹林里修行。到了樹林以后,巴陀尊者教導這些年輕的比丘每日努力學習,要時刻注意自己內心的變化與發(fā)展。
吩咐好這些事情后,他自己卻躺下來沉入了夢鄉(xiāng)。年輕的比丘們在第一夜修學禪定,到了中夜才準備睡覺,這時巴陀尊者卻把他們叫醒了,訓導他們說:“你們修行,應當繼續(xù)努力不要懈怠,怎么能如此懶惰呢?”
中夜之后,等年輕的比丘們修學到了下半夜,準備睡覺時,巴陀尊者卻又把他們叫醒。
巴陀尊者的行為,使得這群年輕的比丘無法安穩(wěn)睡覺,因此也不能專心地修學禪定了,連誦念經典也變得無精打采。這天,年輕的比丘們決定也去看一看巴陀尊者,想知道他是否像平日所表現的那樣認真勤奮地進行修學禪定。但是,他們卻發(fā)現巴陀尊者并沒有熱忱地進行修行,而是把時間大多花在了睡覺上,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還強行要求他們做到,比丘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相互埋怨地說:“同修們,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導師只會訓斥我們不努力修行,但是他自己卻只知道睡覺而無所事事!”
這群年輕的比丘沒有辦法,一個個都睡眠不足,在修學禪定的時候變得非常地勞累、疲憊,這使得他們沒有一個人在修學禪定方面有所得。
夏安居就這么結束了,巴陀尊者帶著他們回到了祇陀園。
佛陀看了他們,就問:“年輕的比丘啊,你們可曾懈怠放逸自己!你們花費了這么長的時間,是否在禪定上努力精進了呀?”
年輕的比丘們苦惱不已,忍不住向佛陀講述了巴陀尊者的種種不自律行為。
佛陀便在開示會上責備了巴陀尊者,認為他的行為是非常不當的,對眾比丘這樣說道:“比丘們!這世上,倘若一個人想要訓導他人,就得先克服自己的懶惰、懈怠!只有克服了自己的懶惰和懈怠,才有資格和能力去訓導他人。”
最后,佛陀為眾比丘說出了一段偈子:“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任何人,即便是已經在修學禪定上有所收獲,都應當時刻努力精進,保持學習的熱忱,而不可懈怠、懶惰!
因為沒有誰得到一時的進展就能取得一世的成就,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不管我們現在所處在哪個階段,修行與學習都是日日要進行的事情,一日的懈怠都是對自己的欺罔,都是修行上的后退。
同樣的,禮佛與其他事物的學習都是這般道理,要提高自己的修為,一方面要善于讀書,懂得選擇對自己有所幫助的書籍,在平時也應當堅持學習,改變“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的陋習。
法師認為,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這種好處不僅僅表現在增進了我們的知識方面,也表現在通過認真的讀書過程,可以讓自己的心沉淀下來,體味遨游在知識宇宙中的快樂。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讀書的,讀書的方法和態(tài)度理應端正,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做知識的前輩們的尊重。尤其對于修學禪定之人而言,誦讀佛家經典是每日功課,目的是修心,而并非機械式地重復枯燥的誦讀。
每個人都可以誦讀經典,不一定非要在寺廟的佛堂里,貴在誠心誠意,并用心去體味經典中有益的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