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留學期間,核桃在博客上寫一寫日本生活和美食。網絡在國內漸漸流行起來,更多的人也開始宣稱自己愛好美食。在這個潮流之中,核桃的文章成了一種流行,在網上很受歡迎。核桃就這樣在網絡上有了一點名氣。她的文章開始經常被媒體轉載,就這樣核桃無意間被冠上了一個美食作家的名頭。
無心插柳柳成蔭。國內一家出版社聯(lián)系到核桃。打算把她的文章集結出版。核桃非常高興,出版社也非常用心,她的第一本書裝幀精美,上市之后反應頗好。雖然沒有大紅大紫,美麗的形象加上清新的文風,也慢慢有了一些喜歡自己的讀者。
核桃越來越多得接到美食的約稿,也有了更多的想法,之后有了自己的工作。
她覺得自己從來都是那么幸運,在一次采訪她的文章里寫:
其實真的不過是運氣的結果。她父母完全沒有逼過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她也不用為了生存去做一些違心的事。自己能夠做一點事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運氣好。一個人要去不斷去嘗試。
在國外留學其實也是很寂寞和枯燥的,很難真正融入外國人的生活圈子中去。很多人留學在國外,不過是和一些留學生一起生活。所以在這段日子里,核桃有張浩陪伴,他們無話不談,他們甚至約好放假去張浩所在的城市見一面。
核桃第一次看見張浩,張浩帶著核桃到處尋覓美食,一起去那些毫不起眼的小店。他們很自然就在一起了。在核桃眼里,眼前的男人儒雅溫和,成熟又不失天真。他總是給核桃講述很多有趣的知識和見聞。把一切都安排妥帖周到,什么事情都讓核桃特別安心。他們特別珍惜在一起的時間,有說不完的話題。張浩完全不是核桃從前認識的男生類型,就這樣核桃毫無救藥地迷上了張浩,覺得最理想的伴侶應該是這樣子。
核桃在大學里也有過很多追求者,核桃接觸過的那些男生,和眼前的張浩比起來,他們滿腦子似乎只考慮自己。核桃并不覺得他們多差,只是這個時期的男孩正處在轉化成男人的過程,而張浩經過幾年的工作和社會的打磨,自然完全不一樣。
相聚短暫,張浩送核桃走,核桃第一次感覺那么不舍,張浩一直安慰核桃,說過陣子就去看核桃。當核桃在火車上回頭的時候,看見張浩還在遠處看著自己,眼淚就嘩地流了下來。
分別之后,她每次收到張浩的郵件總是很高興,并且保留起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張浩郵件越來越少,字數(shù)也是越來越少,發(fā)給張浩的文章基本也不看,偶爾在線說幾句話就消失了??赡芤驗楣ぷ髅Π?,核桃這么想。
最讓核桃意外的是,張浩消失了,郵件沒有回復,雜志社的電話也沒人接,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的狀態(tài),就這樣人間蒸發(fā)一般。核桃第一次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多么脆弱和無常,一切好像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只有他郵箱里張浩的郵件,還有那些書還在,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
核桃這一段戀情,只有默默知道。默默說,真夠倒霉的,搞什么啊,異地戀加網戀,不死才怪。在默默眼里,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核桃哭笑不得。
核桃記得張浩告訴她:堅持寫下去,你的文章讓人覺得人生很美好。
說這話的人不見了,核桃覺得這話沒錯,做自己開心的事情,核桃心存感激。在寫作這件事情上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盡力讓這個世界美好一點。核桃回國后,還是一直寫文章,偶爾出席一些商業(yè)活動,生活忙碌而簡單,她成立了一個自己的工作室,有一份電子雜志,還有一些專欄。
心里只是一直惦記著張浩,即使過去這么多年了,心里一樣裝不下別人,如果把一顆心比喻成一個世界,有些地方別人永遠也到不了。
張浩就像在核桃成長過程的一個烙印,像個久久不愈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