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心里很清楚,要想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fā)展,實現(xiàn)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不僅要爭取蔣經(jīng)國,還要做廣大臺灣民眾的工作,讓他們及時了解共產(chǎn)黨和平統(tǒng)一的誠意,要讓他們知道,時隔三十多年之后,大陸方面依舊把他們視為久別的親人,在等待他們回家。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突破臺灣當時非常嚴格的報禁和新聞審查制度,讓臺灣百姓能夠直接看到這些信的內(nèi)容。
他們采取了“曲線救國”的方式。
樂美真:這封信如何來辦,當時在技術上確實有問題,因為兩岸不通郵,這封信沒辦法寄。所以當時對臺小組就決定,我們用電報發(fā)過去,雖然不通郵,但是在通信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第三地來中轉,臺灣可以接收到。我記得一個小花絮,當時這件事還是派我去辦的,那時候這封信,稿子已經(jīng)經(jīng)過中央批準了,我就拿去,找到了當時的郵電部對臺機構——當時是研究室,一個劉廣乾同志,一個張忠恕同志,通過電信總局兩條經(jīng)過第三地中轉的線路發(fā)到臺灣。
為了讓臺灣民眾也能看到這封信,廖公作了細致周密的安排。他專門找來了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秘書長的楊奇,希望他想盡一切辦法,讓《星島日報》和《華僑日報》巧妙包裝后刊登此信,讓信順利進入臺灣。
樂美真:因為廖公他長期搞對外宣傳,很了解對外宣傳的時效性,尤其他在延安的時候就在新華社工作過,所以他就把當時的香港新華社的負責同志叫來。
這不是楊奇第一次臨危受命,當年“葉九條”在香港的發(fā)布也是由他一手完成的,而那也是一次驚心動魄的經(jīng)歷。
1981年9月28日,楊奇在接到廖承志的電話后,立即飛到北京。一下飛機,汽車便把他從機場拉到廖承志家中。寒暄過后,廖承志交給他一份葉劍英講話的底稿和一張29日返回香港的機票。
楊奇:廖公開門見山就說,葉委員長的九條建議,還在他手上沒有最后定稿,但是肯定要30日發(fā)布?,F(xiàn)在又不能發(fā)電報給我們,所以只好——他很客氣了——辛苦你,把它念熟。29日上午你回到香港之后,把它排印出來,在傍晚的新華社國慶招待會上,讓大家都看得到。
那天晚上,楊奇幾乎一夜沒睡,把“葉九條”背了個滾瓜爛熟。第二天下了飛機,他直奔辦公室,把“葉九條”一字不差地默寫在紙上。
9月30日,新華社播發(fā)葉劍英對臺灣講話的當天,在香港出席新華社香港分社國慶招待會的兩千多位來賓,也拿到了還散發(fā)著油墨味道的“葉九條”文字稿。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刊發(fā)了“葉九條”。
此次接受任務回到香港后,楊奇約了《星島日報》總編周鼎、《華僑日報》總主筆李志文下午到利園酒家咖啡屋喝茶。雖然他沒講明希望文章進入臺灣,但兩位老報人一聽是廖承志寫給蔣經(jīng)國的信,便心領神會。
當時,全香港唯獨這兩份報紙能夠進入臺灣,因此大陸方面對它們寄予厚望。在拿到稿件后,兩家報社也各出良招,讓這封信進入了臺灣百姓的視線當中。
《華僑日報》采取的是全文登出的方式,并且就在《人民日報》刊載此信的同一天。不過,報人們將它放在了較靠后的版面里,處理得很不引人注目,因此也沒引起臺灣報檢人的注意,順利過關。
而《星島日報》則處理得更為大膽,在一版頭條位置全文發(fā)表。當然,他們?yōu)榇讼肓艘粋€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