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商務印書館競爭激烈(2)

輿論領袖 作者:鮑丹禾


1922年,舒新城在吳淞中國公學教書的時候,陸費逵前來作演講。兩人初次見面,陸費逵對舒新城的才華十分欣賞,便有意邀其加入中華書局。第二年,兩人再見面時,陸費逵又提起這個話題,但舒新城覺得做管理事務太操心,還是當老師比較自由,就沒有答應。1925年,當時在四川的舒新城因為學潮被當局驅(qū)逐,來到南京,他約了好友陸費逵見面。陸費逵卻因為學潮的事對他更為欽佩,又請他入職。舒新城還是不答應,他說自己的理想是辦學院,并打算編纂辭典賣稿費籌款。以當時的環(huán)境想靠編辭典賺稿費談何容易,能賣錢還好,賣不了錢就工夫白花一場。但陸費逵還是很支持,以自己的經(jīng)驗建議他編百科全書。在陸費逵的支持下,舒新城組織班子,編成了《中華百科辭典》,期間舒新城經(jīng)濟狀況不佳,陸費逵還每月給他300元,幫他渡過難關。

1928年,陸費逵給舒寫了一封長信,力勸他留下來幫中華書局編纂《辭?!贰J嫘鲁腔叵霂啄陙黻戀M逵對他的信任和幫助,終于盛情難卻,接下了這項任務,但還是不愿意進書局工作,他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度。舒新城開始把編輯室設在南京,后來遷到杭州,陸費逵十分寬厚,對于舒新城提出的要求一一應允,編輯室不在上海也不介意,經(jīng)常跑到杭州去考察編輯進度。原來舒新城計劃3年將辭書編完,誰知3年根本完成不了,困難重重。他和陸費逵商量后,將編輯室遷到上海,組織了30人左右的編輯隊伍繼續(xù)攻堅。在這期間,舒新城總算是答應了陸費逵的邀請,做了中華書局的編輯所長,相當于今天出版單位的總編輯。1936年,《辭海》上部終于出版,一經(jīng)問世就受到讀者歡迎,至1947年各種版本銷售超過百萬部。不過,陸費逵相當謙虛,他并沒有在《辭海》上署“主編”,而只在辭書問世時寫了一篇《編印緣起》,放在序文后面,介紹了編纂過程。

《辭?!肥珍浀膯巫?3 955個,詞匯21 724條,百科詞目50 124條,是《辭源》后的又一部辭典巨制。雖然和《辭源》在規(guī)模上大體相當,不過《辭?!吩诎倏圃~目的收集上更具有時代感,在一些細節(jié)工作上也超過《辭源》。

《辭海》編纂期間正值中華民族遭遇內(nèi)憂外患,局勢動蕩不已。在這種時候,亦儒亦商的陸費逵還能領導團隊、組織人馬編輯出版這樣一部大型百科辭典,耗費如此多的人力、財力、物力,其膽魄和遠見絕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陸費逵做事果斷,舒新城卻較為謹慎,兩人配合倒也相得益彰。舒新城曾寫過一篇雜文談到中華書局的人際關系。他說自己是湘西人,性格爽直倔犟,不喜歡和勢利的人打交道。來中華書局之前,不論是當教師、當校長還是學校其他職員,都因為適應環(huán)境能力不夠強而覺得心中不安。后來到了中華書局,因為事務繁忙,雖然也有不安的感覺,但這種不安感卻不是來自書局本身。舒新城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適應能力強了,而是中華書局的氛圍很好。和今天很多單位招人一樣,中華書局在用人上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考試招來,就這一點而言,是非常公平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