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采用批判別人再給出建議的方法是非常自我的做法。
我在這里非常不提倡大家采用。在你批判別人之后,若是還不能給出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只會得到此人從心底發(fā)來的鄙視,給人留下目中無人的印象。為了體現(xiàn)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當著眾人的面批判別人的做法是非常不合適的。
最后,以請教式的方式給出建議,這種方法是我覺得最智慧的。
請教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這種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對別人的尊重,在我們尊重別人的同時當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況且每個人能夠懂得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在請教別人的時候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同時給出自己建議。
結(jié)合上面的分析和我那么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我向大家推薦在提出自己建議的時候采用以請教的方式。讓我先給大家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例子。
當你和朋友一同外出就餐時,總是會面臨點餐的困擾,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想要點的菜品??墒侨藬?shù)有限,而且不可能按照你一個人的喜好點餐,經(jīng)常這個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人點一個,既公平又有效率。
但是如果不是AA 制吃飯,你請別人吃飯。這樣的方式顯然就行不通了。你邀請的客人出于禮貌也不會主動點餐,而是你點什么就是什么。作為主人,你如何讓你邀請的客人在感受你盛情的同時,又以最經(jīng)濟的方式點餐呢?這個時候,請教式的建議就顯示出優(yōu)勢了。
你可以請教你的客人,吃什么會比較好?怎樣搭配會比較合理?點多少餐會比較合適等等。
客人在這個時候就會把他的一些想法告訴你,你就可以根據(jù)他的想法來點餐。
那么換個角度,如果你是被邀請吃飯的客人,你會以怎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既不觸犯主人的面子,又享受到自己喜歡的餐點呢?
請教式的建議又體現(xiàn)出巨大的作用了。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某某菜含有什么微量物質(zhì),最近天氣比較適合吃什么菜等等。在請教的同時給出自己的建議。
從上面的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無論你是處在什么樣的立場,以請教式的方式給出自己的建議都是非常合適的。
一個老學者在他研究的領(lǐng)域是泰斗級人物,他在學術(shù)研究上獲得了無數(shù)的獎項,同時也是他所在大學的標志性人物。
他所帶出來的學生也非常優(yōu)秀,并且其中很多人已經(jīng)在他們所在的領(lǐng)域有了不小的作為??梢哉f他每次發(fā)表出來的新的理論都是他所在領(lǐng)域的重要學科突破。
但是,就是在他上一個新理論提出來之前,他在一個方程的設(shè)計上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他當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并且這個問題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出來的。
他帶的一個學生卻發(fā)現(xiàn)了方程式上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他卻不知道怎么告訴老師自己的這個發(fā)現(xiàn),覺得老師是這個方面的專家,自己新來的學生,去和老師討論肯定會遭到別人白眼。況且他自己也知道,直接去向老師提建議,讓老師重新做方程是自不量力的做法。
在他苦惱了半個月之后,他終于找到了一本書上有相關(guān)老師方程式的分析、敘述,雖然那本書的作者還沒有給出確定的方程式,但是卻可以從中看出老師出的錯誤。
于是他終于鼓足了勇氣來到實驗室,找到老師,拿出那本書,向老師請教問題。這位老學者拿著那本書看了許久,之后才對那位學生說:“孩子,謝謝你!我犯了錯誤,怎么沒有人向我提出來呢?”
老教授對學術(shù)的敏感度非常高,這位學生知道,只要老師看到這本書,一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方程式上犯的錯誤,而自己直接向老師提出來可能會有些尷尬。
這個學生非常聰明,借著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機會,讓老師自己發(fā)現(xiàn)那個錯誤,也顧及了老師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