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簪中錄1》 紫醉金迷(5)

簪中錄1 作者:側側輕寒


夕陽下他一身紫衣,斜陽余暉照在他的身上,和王若小庭中紫醉金迷的藤花一般無二的耀目。他正用慣常那種漫不經心的目光看著下面車中的她,那在夕陽下顯得更加深邃的面容上,卻沒有一點可以泄露他情緒的表情。

夔王就在樓上看著她,她自然不敢怠慢。跳下車子,進了酒肆,上樓到雅間去敲門。立即就有人來開了門,正是日常跟在李舒白身邊的宦官景陽。他風寒還未大好,吩咐黃梓瑕細心伺候著王爺,帶上門就出去了。

雅間內卻不只她和李舒白,還有同樣身著微服的昭王李及鄂王李潤,以及一個正坐在琴幾前緩緩撥弄的女子。那女子看年紀已經有四十來歲,五官十分美麗,只是面容上頗有憔悴之色。她看見黃梓瑕進來,也不說話,只朝她微微頷首,信手在琴上輕彈,琴聲清越,十分動人。

李舒白見她打量那個女子,便說:“她是董庭蘭的再傳弟子陳念娘,前日聽昭王說她到了長安此處,我和鄂王相約過來聆聽她的琴藝?!?/p>

本朝以來,西域胡化的樂器和音樂盛極一時,七弦琴往往因“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而少人欣賞,但董庭蘭在盛唐時卻憑著自己高超的琴藝極受贊譽,高適也曾為他寫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p>

黃梓瑕忙對那位婦人點頭致意。

身旁昭王李笑道:“四哥,這位小宦官現在可深得你重用啊,今日又是忙什么來著?”

“他記憶甚好,我讓他去王家講授王府律?!?/p>

“哦,難道他除了會破案之外,也有四哥過目不忘的本事?”李又笑問。

李舒白只微微嗯了一聲,便沒再搭話。黃梓瑕見夕陽正斜照在陳念娘的眼睛上,她垂眼間眉尖微蹙,便走過去將她面前的竹簾輕輕放下。

李又笑道:“崇古真是細致的人兒?!?/p>

陳念娘的一曲《騶虞》正到最后,金聲玉振,清空長響,令人忘俗,眾人誰也沒有回李的話。只聽得余音裊裊,平緩仁和,而陳念娘手按在琴上,稍稍平復,才起身向眾人行禮。

李潤贊賞道:“真是絕妙,可以想見當年董大之風?!?/p>

李也說道:“確實彈得好,你可有意進教坊嗎?或許我們可以為你引薦?!?/p>

陳念娘緩緩搖頭:“我年歲已長,如今在江南云韶苑中作琴師授藝,生活無憂,恐怕已經不能適應教坊了?!?/p>

李問:“那你此次進京,是為何事?”

陳念娘說道:“我當年與師姐馮憶娘一起在老師門下學藝,兩人感情甚好。此后多年兩人相互扶持,相依為伴。前幾月憶娘忽然向我告辭,說自己要護送故人之女到長安,多則三四月,少則一兩月就回。可如今她走了已經有五個多月,不但整個人毫無音信,而且,我問遍了所有人,發(fā)現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她到長安來何事,又是護送何人,只好一個人上京來打探消息。誰知不但一直尋人無門,身邊的盤纏也用盡了。幸好遇見了幾位當初的師兄妹,介紹我到此鬻藝,才得以覲見貴人?!?/p>

李潤笑道:“我知曉你的意思,是希望能幫你尋找?guī)熃愕南侣洌遣皇???/p>

“正是,若能得到師姐下落,真是感恩不盡!”

李潤說道:“不過長安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樣吧,我給你寫一封信,你可以去戶部衙門,讓他們幫你畫一張影圖去尋訪一下?!?/p>

陳念娘欣喜過望,朝他深深下拜,又說:“也不必麻煩特地畫圖了,我身邊有我與師姐前些年一起繪的小像,我一直帶在身邊的,與我們十分相像,拿過去給他們過目便可以?!?/p>

“那再好不過了,你把小像交給我們吧,我先寫信?!?/p>

李舒白一個眼神,黃梓瑕乖乖地又到門口,去向店家要了筆墨。李潤在旁邊寫信,陳念娘坐在琴前,將琴弦一一調整。黃梓瑕坐在她對面,幫著她將松香粉盒打開,細細抹過琴弦。

陳念娘因為剛剛她的細心,所以十分喜歡她,看著她的手,問:“小公公可會彈琴?”

“之前學過琵琶和箜篌,但沒有耐性,所以都只學了一點點,就荒廢掉了?!?/p>

“可惜了,你的手是十分適合彈琴的。”

黃梓瑕有點詫異,說:“之前沒有人說過我的手掌好看?!?/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