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匹夫之力(4)

大流向 作者:徐歌


他認真地反復推敲水電部的答復文,發(fā)現自己當初的設計方案確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有一點他非??隙?,那就是相關部門認為“長洲是一個沖積形成的內河島”這樣的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在枯水季節(jié),長洲島上露出的花崗巖就是很好的證明。

希望仍然沒有泯滅。

1985年4月7日,水電部水電總局副局長兼水規(guī)總院院長、珠江流域協(xié)調小組副組長羅西北率領水規(guī)總院和珠江水利委員會專家7人,到梧州市視察防洪工程。

羅西北——這位一生功勛卓著的著名水電專家的梧州之行,令長洲電站的方案出現重大轉機,堪稱“起死回生”。

當天羅西北一行到達梧州時已是下午4時,原計劃是只視察防洪工程,視察車隊從梧州河東區(qū)一直往河西區(qū)走,當走到西堤三路隔江眺望可看見長洲洲頭時,當時擔任梧州市建委主任的張具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指著長洲島向羅西北提起了長洲電站的設想及方案。

時值西江枯水期,當羅西北看見沿江邊露出的石頭馬上瞪起眼睛說:“停車,下去看看?!?/p>

天正下著大雨,張具瞻打著雨傘陪同羅西北在江邊視察。一番視察后,責任心極強的羅西北馬上要求回去聽長洲電站的匯報。這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直到晚上8時許也顧不上吃飯。次日羅西北也顧不上訂回北京的飛機票,決定親臨長洲水電站壩址現場考察。

羅西北對長洲水電站一級開發(fā)方案表示贊賞,同意做工作列入流域規(guī)劃比較。

1986年2月27日至28日,以經濟學家于光遠為團長的珠江水利經濟考察團一行18人,現場考察了長洲水電站壩址??疾旌笥诠膺h、張季農、甘懷義、劉兆倫等聯(lián)合向萬里副總理寫了《珠江考察報告》,對西江中下游開發(fā)問題建議選擇長洲電站先行突破。

1991年,張具瞻退休了,但他沒有選擇休息,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請求,擔任長洲水利樞紐建設協(xié)調工作領導小組顧問一職,負責千頭萬緒的各項前期工作,直至2004年9月14日,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就關于廣西長洲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作出“同意興建長洲水利樞紐工程”的批復。

至此,距張具瞻當初萌生興建長洲水電站的構想,時間已經過去了40多年。

交談中,筆者曾經這樣問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老人,“您為何對在梧州興建一座大型水電站,能傾注如此高的熱情,即使是在那個特殊年代自己身心都備受打擊、折磨的日子里,都毫不動搖,您的動力是什么?”

老人回答道:“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問過我,說起來,這在我們那代人,就是‘責任’兩字?!?/p>

張具瞻是客家人,出生在當時的賀縣。他6歲那年,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本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拔腋赣H是個小學教員,在這個時候他辭去了教職,回鄉(xiāng)籌建民團,并號召知識分子投筆從戎?!?/p>

父親對張具瞻的影響,無疑是最深遠的。他名字中“具瞻”二字,實際是出自《詩經·小雅·節(jié)南山之什》中的一句——“赫赫師尹,民具爾瞻?!?/p>

“民具爾瞻”,即“人民都看著你們啊”。張父的用意和對兒子的期待,可謂其心昭昭。

“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老師都是從東北、華北和華東這些淪陷區(qū)逃難到廣西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學生的教育,貫穿始終的主線一直都是‘只有國家強盛,才有個人幸??裳浴K晕覀兡谴藦男【陀袌笮业挠^念,在后來選讀專業(yè)上,也是先想到國家的需要。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老師常這樣教導我們。中學的時候,我的班主任是個地下黨,他曾在課堂上讓我們暢所欲言,都說說將來的理想?;卮鹗俏寤ò碎T,說什么的都有。這時他就引導我們,長大后為大多數的勞苦大眾服務,為他們謀幸福,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才最高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