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nèi)心清寧得所樂

釋然 作者:陳陳


不幸的人有千萬種,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種:心境禪定、愛心無染的人。內(nèi)心澄明清凈之處,便是樂之所至。內(nèi)心浮躁之人,總會在塵世的繁華中迷了眼,失了心。但總會有那么一天, 我們會叩問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這一切的意義又是什么。也許是功成名就,也許是譽(yù)滿天下,也許是高官厚祿,也許什么都不是,我們只是想要做真實(shí)的自己,以最清凈的心看陌上紅塵。

有一位婦人,平日很喜歡種花養(yǎng)花,同時她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因而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采上一束鮮花,給寺廟的佛祖送去。

這天,她像往常一樣,來到佛殿送花,正好遇上從法堂誦經(jīng)完畢的無德禪師。

禪師看著婦人,贊賞地說道:“根據(jù)佛經(jīng)記載,常以鮮花供佛的人,來世一定會是個美麗莊嚴(yán)的貌美之人。施主您這么虔誠,每天都來給佛祖獻(xiàn)花,可見也是心中有大美的人啊?!?/p>

婦人聽了很高興,回答道:“我只是照著自己的內(nèi)心做了覺得該做的事。何況我每次來到寺院,面對著佛像,心靈積郁的污垢就像被清水洗滌過一樣,從中得益不少。只是每次在佛祖這里清洗過后的心,一回到家中,就又煩亂了。因而也想請問大師,我一個鄉(xiāng)野婦人,要如何在這個充斥了煩惱喧囂的塵世中,保持面對佛祖般清靜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聽過之后,反問道:“你常年以鮮花獻(xiàn)佛,定是個愛花之人,那你一定知道,如何才能讓花朵保持新鮮吧?”

婦人笑了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樣子,答道:“要保持花朵新鮮,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每天給花朵換水。還有,換水時要記得,把最底部的花梗剪去一截,因?yàn)殚L時間泡在水中的花梗容易腐爛,而腐爛之后的花梗就不能很好地吸收水分,花朵也就容易凋謝?!?/p>

無德禪師道:“施主既然知道保持花朵新鮮的辦法,又怎么不明白讓自己的心性清明呢?保持清靜純潔的內(nèi)心,和給鮮花換水的方法是一樣的呀。周遭喧囂的生活環(huán)境就像瓶里的水,我們的心就是花,唯有不停地剪去被污染的枝節(jié),讓心寧靜,才能去掉污垢、吸收營養(yǎng),保持健康和活力?!?/p>

婦人聽后,心下一片開朗,欣喜地施禮感謝道:“多謝禪師的開導(dǎo),我還真是愚笨,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沒想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機(jī)會與禪師交流,青衣素食,誦經(jīng)念佛,在晨鐘暮鼓的敲打下,在菩提梵唱的指引下,體會真正內(nèi)心的寧靜?!?/p>

清寧之心,詩意之人,總是能發(fā)現(xiàn)生活悠然的情致,由此得到自己的幸福和內(nèi)心的滿足。蘇軾被貶謫黃州四年后再遷汝州時作《浣溪沙》,寫下了這樣的詩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寥寥幾筆,便勾勒出淡雅靈動清新水墨畫似的景色:在山莊農(nóng)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茸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舒坦,這清淡的歡愉便是人間最美的味道。即使人世坎坷,官場沉浮,且把紅塵俗事忘掉,只得青山綠水間的清歡。

清寧之所向,內(nèi)心之所喜。懵懂之后,激情褪盡,浮泛之后的沉潛,沉潛之后的淡泊,便得清寧之所樂。繁華盡處見真淳,生活簡單細(xì)致至此,也不過是,一草一木的幸福,內(nèi)心清寧便會感覺得到幸福的真諦,懂得人生之樂趣。

內(nèi)心清凈,便是禪。內(nèi)心清寧,便得所樂。人生如此,便能得紅塵俗世沉浮之間山水清明之境。內(nèi)心澄明清寧之人,便是一簞食一瓢飲,也能得到人生的情致,我們擁有的并不算多,但也不少,所以不必抱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