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畫得自由 四川美術學院77級油畫班的故事(3)

畫在人心的苦悶上:李宗陶藝術訪談錄 作者:李宗陶


2

羅群和李珊坐公交車到了崇德里,我們約在巷子里的茶館見面。

茶館的主人是王亥,十幾歲就畫得一手精彩的毛主席像(跨越三城的采訪中,當事人的回憶不斷提示,能否畫好毛主席像是那個年代衡量一個人會不會畫畫的基本條件),1979年拿過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二等獎,20世紀80年代末闖蕩香港,活躍于文化界。他還在香港開創(chuàng)了川味私房菜,如今,他把港式私房菜引進了成都。他戴著一副有綠色內(nèi)框的小圓眼鏡,設計感很強,強到令人忽視了他身上的其他名牌。待開了口,話密且“?!保ǔ啥挤窖?,指放得開),一種融合了藝術家、哲人、商人、公關的跨界氣質(zhì)散發(fā)出來。

王亥見到老同學,親切地招呼,亦止于招呼。都是過了花甲的年紀,他看起來要年輕時尚得多。

滿頭銀發(fā)的羅群退休前是四川大學美術學院的老師,李珊退休前在一份黨刊雜志當美術編輯。進校前,他們經(jīng)歷相似:從小愛畫,身邊有各種領路人,然后因“文革”停課,下鄉(xiāng)插隊,在插隊的地方繼續(xù)畫……直到1977年參加高考。

此前,在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成都繪畫小圈子里,他們已經(jīng)互相認識并且認識一些青年才俊,像盧萬景、何多苓、朱成,像五七藝校的黃振國、周春芽和程叢林,還有體育用品商店的劉旭海……

“何多苓畫速寫、畫人物很厲害。他從身邊的東西畫起,沒事就畫,筆都不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家里隨手畫起了支著蚊帳的床角,我很驚訝,沒想到這也可以畫?!崩钌焊嬖V我,“他們有時聚在店里,有時在寬巷子附近找個模特,一群人圍著畫。當時已經(jīng)有人開始畫油畫,顏料很便宜,一個是上海產(chǎn)的馬利牌,一個是天津產(chǎn)的飛鵬牌?!?/p>

成都建城兩千多年,偏居西南,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漸漸形成一種安逸、自在、崇尚文藝的氣質(zhì)。俗話說“少不入川”,大約指它的不爭于少年斗志無益。一個多月后,我在重慶聽羅中立院長學說成都方言:“我是個男娃娃,雖然我只有一米八?!薄澳铩钡没铎`活現(xiàn),他說,這是豪氣的、出袍哥的重慶與溫柔、市井的成都的不同。

“這種市井氣反而好。南京也不錯,但我覺得要稍微壓抑一點,可能是千年古都形成的‘重’。成都沒有那種壓迫感,文人是比較自在的。我看那些在北京待著的人,好像每天都在與人斗一樣,那種感覺讓你沒法安定下來。上海太商業(yè)化。廣州我喜歡,只是太熱。”何多苓告訴我,這是他多年來守著成都的原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