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驢(2)

中年殘暴 作者:老象


結果,在一個凌晨時分,他突然起身,隨便帶上點吃的,便一身勁裝,奔了西山。

這西山,綿延數(shù)十里。開車繞山一周,大約需要半天。山上少不了有些廟宇和道觀,也有些足以引發(fā)人想象的奇石。每處景觀都帶著典故,終年引來不絕的游人。盡管近年來進山的門票價格逐年上漲,導致當?shù)厝松鲋T多不滿,在晚報上搞過幾次景區(qū)該不該漲價的討論,但奇怪的是,游人并未因此而減少,政府管理部門也就樂得裝糊涂,對公眾意見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同樣奇怪的是,本地人在嚷嚷過一陣之后,漸漸也不吱聲了,好像又重復了一把國人最擅長的逆來順受。

其實本地人并不傻。起初嚷嚷的時候,并沒指望政府能聽進去,只是習慣性地發(fā)發(fā)牢騷而已。反正大家對現(xiàn)實有太多不滿,隨便找個由頭就會發(fā)泄一下。但政府死硬到底,難道西山市民們就不爬山了嗎?那也是不可能的。當?shù)厝硕加凶约旱倪M山路徑,出了城,開上車去自己選擇的方位,隨便找個村落附近的小道,三繞兩繞就能鉆進山里,看到的奇石美景比那些賣票的景區(qū)更多。

而且政府的做法也并非不通情理,它只是將幾個主要景點圈起來,并在進山的主要路口設上收費站,說白了就為賺那些外地游人,以及本地那些懶人及笨人的錢,他們不會或不愿走小道,當然只好做冤大頭。而聰明的本地登山者們,在自辟的路徑上繞到最后,還總能從那些收費的景區(qū)里出來,最終跟游人們一起打道回府,也算是徹底找回了平衡。

何況,如今有車的人越來越多,且好些人出來并不為費事爬山,只為打著休閑的幌子象征性地轉(zhuǎn)一圈,順便吃一頓路邊的所謂農(nóng)家宴,這也是政府沒法徹底封山的緣由之一??偛荒懿蛔屓思襾硐M,捎帶還惹惱了山里的百姓。

而真正很發(fā)燒的登山分子,只是那么幾小撮人,他們已近乎修煉到了敵后游擊隊的專業(yè)境界,隨便什么地方都能爬上山。對這些人,政府就更沒必要限制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背包客的不時出現(xiàn),反倒成了西山的一道民間景觀。

不過像孫健這樣獨自登山的,還是很少見。

以前他也只是隨別人來過西山的幾個景點,對其他民間小道不甚清楚。不過他有一張西山的詳盡地圖,繪得跟軍用地圖似的,將西山里的小溝小河都標得很清楚。這種圖讓一般人看上去只會感到頭暈,但在孫健眼里,卻親切如見故人,瞬間便能將他帶回當兵時的野營年代。

一開始,他需要初步熟悉西山的地形和路線,這不算太難。畢竟西山就像一個每天都能看到的城市,他只是沒走遍其所有街巷而已??恐貓D和指南針,他沒多久就完成了這一目標。

與此同時,他還要配置必要的裝備。本來他只是以部隊訓練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打算搞些煞有介事的花樣,但很快發(fā)現(xiàn)不行。隨著進山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各方面標準也就在慢慢提高。

比如開始只是拿點燒餅火腿腸之類的打發(fā)肚子,漸漸就想帶些各式小菜,這就需要那種不漏湯的飯盒。進一步又想喝點熱的,于是先買了個旅行水壺,隨后便配上了小型燃氣爐,小鍋小碗自然也必不可少(盡管山里原則上不讓動火,但西山里石溝比較多,其他那些登山隊也都帶小爐子,這就是心照不宣的事)。跌打急救的藥物同樣是必需的,若再考慮到防蛇等方面的高級別需求,所需的緊急藥械就更多。還有雨具,盡管帶雨傘輕便,但沒法走那種鉆樹叢的小路,所以非帶雨衣不可。而那些小店里賣的雨衣都太簡陋,一定要軍用的那種寬袍大袖式的才行。東西帶了這么多,一個雙肩背的大型登山包便肯定是必要的。還有手杖,孫健對體育用品店里的所謂合金杖嗤之以鼻,那至少不能用來開路。他在山中經(jīng)過反復挑選,砍下一根硬朗的樹枝,拿回家脫皮打磨后再涂上香油,經(jīng)數(shù)日浸潤,便不會再干裂了。將這樣一條哨棒掂在手里,不由平添許多豪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