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從戎子酒莊出來,陪同參觀的王曉兵問:“覺得怎樣?”
我不加思索地答道:不枉此行!
隨行的一酒莊工作人員聽后笑了:“2007年2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院長李華隨張文泉董事長來城北塬時,塬上什么都沒有,但他也說不枉此行……
當 時,也許張文泉并未完全意識到李華所說“不枉此行”的含意,當時,這位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個葡萄酒學院,并擁有諸如全國人大代表、“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 20多項榮譽稱號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已預感到一個可釀造民族風格葡萄酒的葡萄樹種植基地即將在這個得天獨厚的黃金地段誕生,他的那句“不枉此行” 正是這種興奮心情下的自然表白。
可惜,當時,張文泉還在為塬上的土地是否適合種植葡萄而忐忑不安,他沒有去揣測李華的話,他只是覺得這個從法國回來的博士很敬業(yè),到鄉(xiāng)寧征塵未洗便到氣象國土等部門查資料。
見 張文泉一臉茫然,李華打開電腦翻到有關資料說,這里是呂梁山南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處于北緯35°-36°之間,平均海拔在1050-1100米。氣象 資料表明,平均年降雨量在500毫米-570毫米。晝夜溫差在12℃-20℃,非常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積累。還有土壤礦物質含量豐富,是高檔釀酒葡萄原料的 理想產地,再就是城北塬周圍無大山遮擋,光照充足,屬于全球釀酒葡萄生長的黃金地帶……
從李華、沈忠勛等專家那里,張文泉懂得了葡萄酒行業(yè)的一個重要秘密:好的葡萄酒是種出來的!葡萄酒品質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原料,即所謂“七分原料,三分工藝”。而原料的優(yōu)劣不僅取決于品種,還取決于產地,包括當?shù)氐耐寥罈l件和當年的氣候條件。
15
專家們都一致認定城北塬是“釀酒葡萄的黃金生長地帶”,張文泉信心滿滿。
他 還想知道得更多些。造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后,張文泉到云南、寧夏、新疆、山東等地考察,一方面對葡萄從栽、管、釀的過程進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他想看 看其他地方的葡萄酒做得怎么樣。此行,他了解到,全國已有近500家酒莊,可是民營企業(yè)真正能夠做起來,能夠在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的卻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家。與 此同時,隨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追求品位,已越來越成為時尚,繽紛多彩的葡萄酒,日益走近尋常大眾,從2003年以來,我國葡萄酒生產和消費每 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中國的葡萄酒市場讓全世界葡萄酒人都心跳不已……
張文泉當然也“心跳不已”--眾多葡萄酒企業(yè)的虛幻淡出和民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使他看到了巨大商機,他激動地斷言:搞葡萄酒有風險,但巨大的市場潛力是對風險的最好回報!
在 葡萄樹苗還未栽下的春天,張文泉就幻想著秋后的累累碩果。他再也不愿等待了。說干就干,搭班子,招人才--戎子酒莊集合起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有 如總工程師張會寧,原總經理高光月等一大批高材生,僅釀酒車間的大學生、研究生、就有22人,種植則請來中國農學院孔慶山教授把關。在基地管理方面,聘請 了田衍堂先生作為首席園藝師,這位原中法葡萄酒示范園的高級園藝師,是法國農業(yè)部的葡萄技術專家。此舉給生產一流的葡萄原料提供了基本保證。
同時,張文泉給自己的產業(yè)定下了這樣的規(guī)模:發(fā)展1萬畝優(yōu)質釀酒葡萄基地,建成年產5000噸的中高檔葡萄酒生產線及葡萄酒文化旅游觀光配套設施。
他算過,酒莊建設成達產后,年總產值可達3.5億元,可實現(xiàn)利稅8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