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子桃花》 天命昭昭懿氏卜婚(1)

公子桃花 作者:柳岸


第十六章 天命昭昭懿氏卜婚

桃花從館舍出來,就去了宓府見宓夫子。她要把這塊玉璧交給她,就說是鄭伯子儀遺落的,一定要她轉(zhuǎn)呈子儀哥哥。讓子儀哥哥知道她對他的友情,這或許對他是種安慰。

宓夫子出嫁的時候,宓伯讓太卜占了卦,看讓誰送親比較合適。宓夫子雖然不是公子,但是主公已經(jīng)宣詔要按公子的規(guī)制出嫁。其實,真正體現(xiàn)規(guī)制的不在嫁妝,而是在送親的規(guī)格上。鄭國真正在意的也不是嫁妝,而是送親人的身份。

太卜告訴宓伯:懿氏比較合適。懿氏?懿氏送嫁的話,宓伯覺得不太合適。因為懿氏雖然也是世族大夫,但是畢竟官位不高。宓夫子是按女公子規(guī)制出嫁的,但畢竟不是女公子,送親的規(guī)格一定要高一些,應(yīng)該是卿或者上大夫,不然對鄭伯子儀無法交代。如果按女公子規(guī)格送嫁,只有兩個人,就是宓伯和原仲。原仲送嫁顯然不太合適,宓伯女子出嫁,原仲送親,雖有詔書,他心里未必樂意,就是他樂意,宓伯也不放心。從長遠考慮,大將軍轅濤涂和公子完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轅濤涂是伯爰諸的孫子,官至左司馬。公子完是陳厲公的兒子,也已襲爵為大夫。這兩個人都是年輕才俊,將來陳國的棟梁。這樣,宓氏一族既不顯得僭越,又蓄積了新生力量,太子御寇也有了肱骨大臣,一石三鳥。宓伯有了主意,就去請奏陳侯杵臼。陳侯杵臼也在思忖誰去送親合適,如果是這兩人,再合適不過了。

公子完和轅濤涂受命去鄭國送親,鄭伯子儀早已在鄭國邊境迎住。送親的隊伍到了新鄭,卿大夫都迎在郊外,然后進入館舍。鄭伯子儀在陳國時,公子完雖然還小,但是他們也都認識,鄭伯以為他們年輕,晚上便安排了宮中宴饗,這樣氣氛更好一些。同時,他著人安排宓夫子進入公宮,宴饗之后就可以入洞房了。

公子完當(dāng)時就攔住了,他說:“新婚夫婦應(yīng)該先到宗廟祭拜,才能進入洞房的,這是我們陳國的規(guī)矩?!鄙锨浼雷阋蚕蜞嵅觾x諫道:“禮當(dāng)如此?!碑?dāng)年因為鄭伯忽迎娶陳國女公子時,沒有進入宗廟,直接入了洞房,送親的子鍼大夫預(yù)言,不守規(guī)制,不得善終。后來,果然應(yīng)驗。

鄭伯子儀不得已,便把宓夫子一行,安排在館舍,等候第二天到宗廟舉行祭拜儀式。

公子完從鄭國回來,直接到了宓伯府上。稟報了送親的情況。最后他憂心忡忡地說,“鄭伯子儀恐怕將來不會善終?!?/p>

宓伯詫異,問道:“為什么???”

公子完欲言又止,沉吟半天,最后還是說出來了。他說:“鄭國不注重禮節(jié),吾和轅將軍送親,雖然規(guī)格不算太高,但是這是兩國聯(lián)姻,理應(yīng)在宗廟享宴。鄭伯子儀卻在宮中宴饗。不但如此,還想送宓夫子直接入宮,被吾攔下。本來他就不是太子,因為內(nèi)亂才得以繼承君位,就更應(yīng)該遵守禮制,恪守德行?!?/p>

宓伯說,“鄭伯繼位以來,重用祭足,友好鄰邦,鄭國還算穩(wěn)定吧?!?/p>

公子完說:“吾這次去鄭國,還聽到一個可怕的傳說,說鄭國南門中間,有兩條蛇,一條在門里,一條在門外,相斗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門里的那條蛇被咬死了。如果這是預(yù)兆的話,那么門里的蛇肯定是應(yīng)在鄭伯子儀身上,而門外的蛇則應(yīng)在鄭公子突身上。鄭國現(xiàn)在的局勢蘊含著危機,公子突在櫟地虎視眈眈地看著新鄭,復(fù)位的意念一刻也沒有停止。如果這一傳說應(yīng)驗,怕是對鄭伯子儀不利?!?/p>

宓伯沉吟,他開始為宓夫子擔(dān)心。不過,通過這次送親,他越發(fā)看好公子完了。公子完絕不是可以小看的人物,這么年輕,卻能把大事看得這么清楚,就連他宓伯都自愧不如,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兒。他要把他收攏過來,作為自己的力量儲備。他想到公子完還尚未婚配,應(yīng)該給他娶一房妻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