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前的漢白玉石階上,時常坐著一個身穿灰藍色綢面布袍子的蒙古族老人,寬大的骨架像一首凝固的古歌。他抱著一把馬頭琴,一邊用馬鬃和兩根腸弦輕磨慢拉,一邊吟唱著。
歌詞是蒙語,少玲和大山聽不懂,但是歌聲哀婉動人,少玲每次聽到,都覺得自己要被融化了似的。
為此,大山專門花了一百塊錢,請個懂蒙語的中學老師給翻譯了:
茂密的苦蒿野火一樣燃燒,
炊煙伴著流霧遮住了眼簾。
遠方依稀可是你的倩影?
暮色中我四下里探看——
找尋著你喲,
就像蒼鷹找尋著山巖。
爐膛的牛糞火已經熄滅,
墻角一根孤獨的套馬桿,
鈴鐺聲聲可是你趕著羊群晚歸?
屏住氣我側耳聆聽——
鐘情于你喲,
就像駿馬鐘情著草原。
我沒有成群的牛羊,
我沒有銀色的鞍韉,
往事令我眉頭緊鎖,
命運讓我沉默寡言。
黑暗中我默默地躺下了——
等待著你喲,
就像黑夜等待著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