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江湖落影,妙香開到白蓮(6)

九州牧云錄 作者:管平潮


當然,張牧云不會讓這可笑的規(guī)矩壞了自己發(fā)財大計。帶著月嬋走到山門,他也不耐煩跟那些阻攔的知客僧人多啰蘇。他只告訴他們,月嬋是昨天他們方丈指明要見的人。這樣一來,那些知客僧人雖有些懷疑,卻也不再阻攔,放這倆青春男女直往寺后方丈院去了。

牧云月嬋正踏足的玉池山寶林禪寺,其實并不簡單。坐落在玉池山云臺峰上的寶林寺院,號稱“長沙北往第一寺”;其方丈也被稱為“洞庭南來第一僧”。而當時佛教又十分興盛,善男信女甚眾,便連官府中高官厚祿的信佛者也不在少數(shù)。如此積年下來,這云臺峰上的蘭若寺廟便銀兩充裕,金帛廣足,雖是千年舊剎,卻幾經(jīng)修繕,規(guī)格宏麗,煥然一新。

到了現(xiàn)任住持智光任內(nèi),寶林寺更是努力經(jīng)營;廿年之內(nèi),兩次大修,數(shù)次小葺,每回動工都是廣募汨羅良工,日役百輩,就地伐木山脊,斤斧之聲震動山谷。到現(xiàn)在,寶林寺中已修無可修,以至于熱衷建設的智光方丈把主意打到寺中千百尊大大小小的銅鑄羅漢佛像身上,準備廣募功德,將它們逐一塑上金身。

這般苦心經(jīng)營的玉池山寶林寺,真?zhèn)€是樓閣繁麗,氣派巍峨。寶林寺前,一座云巖琢成的高大山門俯瞰著幽谷深林。山門頂上的橫牌,用五色琉璃鑲嵌成佛女飛天散花的圖畫,兩側石柱盤繞著佛門護教天龍,一條條圓睛怒目,云彩鱗爪宛然,龍須歷歷可數(shù)。山門的左邊是鐘亭,右邊是鼓樓;鐘亭鼓樓與山門之間各有一道木頂石階的回廊,沿山敷設,貫通全寺,便于信徒僧眾往來。回廊所經(jīng)之處囊括了寺中大部分建筑,從山門鐘鼓樓起,經(jīng)放生池、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須彌壇佛殿、聯(lián)燈閣錄經(jīng)殿、毘盧幽閣藏經(jīng)殿、天慧堂講經(jīng)殿、祖師方丈院,兩側回廊齊頭并進,一直到寺后那座七層八角、挑脊飛檐的藥師金剛琉璃塔前,才兩相匯合。

而回廊通到天王殿之后,廊外兩側又分布著許多房舍;其中有僧人起居的僧寮,做飯的香積廚,客舍庭院“萬竹林”,沐浴之所“香水?!碧煦逋?,還有存放法器雜物的庫院衣缽寮,真?zhèn)€是回廊環(huán)繞,僧房毗連,可以說羅州內(nèi)外除了寶林寺,再無別處有如此壯麗繁軼的樓臺。

在這些氣派宏麗莊嚴的建筑之外,寶林寺中又多植花草樹木。殿堂之間,古松蒼翠,繁花香溢,天晴則陽光翠染,雨日便煙雨樓臺;看這般景象,若不是紅塵欲望到不得此處,這分明便是樂土天堂!

再說張牧云,帶著月嬋沿著回廊,穿庭過院一路輕車熟路地來到后殿方丈院。從回廊岔出的鵝卵小路拐過去到了方丈院門口,正要進門,卻被那位正在方丈院門外閑走的小沙彌給攔住。聽小沙彌說,方丈大師正在接待善信施主,請他們在院外稍等片刻。聽了小沙彌的話,牧云月嬋二人只好在院外尋了一處松蔭立下,等方丈事務結束。

這一等,便是半個多時辰過去。正有些不耐煩,便聽內(nèi)院房簾一響,一個財主員外打扮的紫裳男人從方丈凈室之中挺胸迭肚地出來,走到院外,兩眼朝天,看也沒看旁邊松蔭下近在咫尺的少年男女一眼,便從回廊處搖搖擺擺地下山去也。

而這時那智光方丈也從內(nèi)院出來。莊嚴著寶相,磨磨蹭蹭走到門口,朝回廊那邊張望一下,眼見著那位剛施舍銀錢的員外已走遠,這才放心地松弛了面皮,換上一副眉開眼笑的高興模樣,樂滋滋地便要轉身往回走。

見得這樣,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張牧云趕緊把他攔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