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蓮嘆了口氣,仍然沒作聲。昨晚從麻大喜的小屋回房以后,她一直是這樣,一句話也不說。任憑母親訓斥,嫂嫂勸說,她都一聲不吭。平素喜歡說話的人,如此一反常態(tài),馬上引起了家人的警覺。劉昌杰吩咐,張家來接親之前,劉金蓮的身邊必須時刻有人看守。還有幾樣嫁妝沒有繡好,屋里請來了繡匠,伍秀玲要和婆婆一道安排繡匠的活計。下午和夜晚,都由桂香來陪伴。
劉金蓮老是不說話。桂香急了。她說:“小姐!你說話呀!兩個人坐在這房間里,都不說話,就像是兩尊菩薩一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這又何必呢!”
劉金蓮嘴巴仍然閉著,臉上呈現(xiàn)的是凄楚的苦笑。她木然地望著板壁,久久地發(fā)呆,默默地流淚。
傍晚時分,伙房里送來夜飯。三個碟子里,分別是油炸火焙魚、酸辣椒炒魔芋豆腐,還有一碟小白菜。
“小姐,吃飯吧!這都是你喜歡吃的菜。”桂香說。
劉金蓮沒有拿筷子。
“小姐,你都一整天水米不沾牙了,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餓壞了身子怎么辦?”桂香拿起筷子,塞到劉金蓮手中。
劉金蓮無奈地接過筷子,從碟子里夾起一點酸辣椒,送進嘴里,她立刻一陣反胃,想吐。她放下了筷子。
劉金蓮和桂香,就這樣不言不語地坐著,從天黑直到夜深。如豆的桐油燈光一閃一閃,發(fā)出慘淡的光亮,照著劉金蓮那失神的臉龐。她的那一雙丹鳳眼,失去昔日的光彩,變得凝滯而倉皇。昨夜,她一夜沒合眼,到這時仍然沒有睡意。丫頭桂香卻是熬不住了,靠著板壁打起盹來。她似睡非睡,心里卻是分外緊張。她雖在打盹,那瞇著的眼睛卻仍然在注視著劉金蓮的一舉一動。
劉金蓮看了看困盹的桂香,又環(huán)視起自己的閨房。這間房子曾給她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她在這里刺繡嫁妝,在這里學唱哭嫁歌……所有的美好記憶,都被圍鼓之夜張復禮的一場羞辱全然抵消。天真活潑的少女,變得心灰意冷。
突然,桂香在恍恍惚惚中發(fā)現(xiàn),小姐走到了一個箱籠的邊上。桂香立刻提高了警覺。只見劉金蓮打開箱籠,伸手進箱底,掏出了一塊小木牌。這是什么呀?桂香覺得在哪里見過。劉金蓮將木牌拿到桐油燈下,久久地凝視著、撫摸著。桂香想起來了,她曾在小雕匠的工具箱里看見過這塊木牌。顯然,這木牌是小雕匠送給小姐的信物。遭孽的,小姐又在思念小雕匠了。
夜深人靜,街弄子“噠!噠!噠”的梆聲,飛越高墻,傳進窨子屋。已是三更時分。桂香雖是困頓已極,卻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麻痹。她佯裝睡著,卻在注視著劉金蓮的一舉一動。
劉金蓮面對著護身桃符,注視良久,啜泣著,鄭重其事地將其揣入懷中。她拖著無力的腳步,走到桂香的身邊,站立了一會兒,確信這丫頭睡著無疑。只見劉金蓮打開一個箱籠。桂香知道,這箱子里裝著她的陪嫁。有浦陽本地出產(chǎn)的各色家機土布,也有做好的各式各樣的衣服、圍兜、鞋子,包括日后小寶寶的衣物,應有盡有。劉金蓮從箱子里拿出了一條背娃娃用的繡花背帶。背帶的中間,是一塊繡著太陽花的布褡,四只角上,拖著長長的布帶。劉金蓮拽了拽布帶,似乎在測試它結實的程度。然后,她移步到梳妝臺前坐下,面對著鏡子,憑借著昏暗的桐油燈光亮,梳理起她散亂的頭發(fā)來。短短幾天,充滿青春光澤的臉龐,變得這般的憔悴。神態(tài)異樣的小姐究竟要做哪樣,桂香更增加了警覺。她看見劉金蓮緩緩地起身,拿著那條背帶,走到床邊,將背帶上長長的布帶,撣上了牙床的床架之上,再給布帶打上一個結。她在做哪樣,已經(jīng)一目了然。桂香猛地起身,上前一把將劉金蓮抱住,哭著,哀求著:“小姐,你不能這樣!”
“你放手!”劉金蓮厲聲道,她把聲音壓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