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上行路(1)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 作者:畢飛宇


說起行,我的故鄉(xiāng)頂有特色了。我們的“行”其實就是行船。我的故鄉(xiāng)興化在江蘇的中部,所謂里下河地區(qū)。它的西邊是著名的大運河。因為海拔只有負一米的緣故,一旦大運河決堤,我的故鄉(xiāng)在一夜之間就成了汪洋。這樣的事曾多次發(fā)生過。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嚴重影響了興化人的文化基因,興化人不太相信這個世界,興化人更相信的東西是他自己。興化人對教育有一種戀愛般的情感,柔軟、綿長、堅毅,這一點和猶太人很像——只有裝在腦袋里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愷撒、強盜和洪水都帶不走它。

洪水一次又一次的沖刷讓興化的地貌變得很有特色,興化成了一個水網(wǎng)地區(qū)。河流就是我們的路,水也是我們的路。我們興化人向來是用手走路的,兩只腳站在船尾,用篙子撐,用雙槳劃,用大擼搖。運氣好的時候,換句話說,順風的時候,你就可以扯起風帆了。我的朋友、詩人龐余亮寫道:“天空打滿了補丁。”詩人總是傷感的,龐余亮還寫道:“天很疼,渾身都是膏藥?!薄獰o論是補丁還是膏藥,龐余亮所描繪的都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帆。

風帆意味著好運氣,你趕上順風了。也許是興化人的緣故,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我對“運氣”就有了非??茖W的認識,有順風的人就必然有逆風的人,有順風的時候就必然有逆風的時候。在一條河里,好運的人和倒霉的人相加,最終是零;在你的一生里,好運的時候和倒霉的時候相加,最終依然是零。零是偉大的、恒久的。零的意義不是它意味著沒有,相反,它意味著公平。是天道。都要歸零的。

說起來真是不可思議,我在六七歲的時候就會撐船了。也沒有學,玩著玩著,自己就會了。我的父親非常吃驚,他在鄉(xiāng)下生活了那么長時間,很想學撐船,每一次都無功而返。其實父親用不著吃驚,只要牽扯到人的本能,孩子們大多無師自通。說白了,人的一生其實就是無師自通的一生,除了課本,又有幾樣東西是老師教會的呢?老師不會教我們接吻,只會禁止我們接吻,可我們都會,做得也蠻好的。

不會撐船的人都有一個習慣,一上來就發(fā)力。這是人在學習的時候常犯的錯誤:努力。老師們常常告誡我們,要努力!可努力有時候是最愚蠢的。以我撐船的經(jīng)驗來看,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初期,“感受”比“努力”要重要得多。過分的“努力”會阻塞你的“感受”。就說撐船吧,在掌握正確的方法之前,“努力”的結果是什么呢?船在原地打圈圈,你在原地大喘氣。好的學習方法是控制力氣的,輕輕地,把全身的感受力都調動起來。在人、物合一的感覺出現(xiàn)之后,再全力以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