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內(nèi)容不能說明什么,只能說她有自殺傾向,但不能作為辦案的依據(jù),警方看重的是證據(jù)。當然,就20來歲的年齡來說,不排除出于一時的情感沖動,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古樹青將手機遞給林曉婷,“你確定朱櫻梅是因感情問題而自殺嗎?”
“嗯。”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要自殺的話,死者為什么要將自殺的地點選擇在自己的朋友家里呢?”
“我是看了手機短信內(nèi)容之后才產(chǎn)生這種猜測的。”
“如果朱櫻梅確系自殺,你作為她的朋友,應(yīng)該可以覺察出朱櫻梅生前表現(xiàn)出哪些異常的行為,哪怕是一些蛛絲馬跡。”
“我們雖然是朋友,但結(jié)識的時間很短,彼此不是很了解,而且平時來往也不多。不過,從我的接觸來看,我沒看出朱櫻梅的表現(xiàn)有什么異常,也從來沒有聽她說過厭世之類的話。但是,就算朱櫻梅平時表現(xiàn)出有自殺傾向,我說出來,別人會相信嗎?就比如我說,朱櫻梅是開煤氣自殺的,你說別人會相信我的話嗎?如果由我說出來,只怕跳進黃河也難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