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一直在公司或是一些高校上一些公益課。課上多了,就多了一層體會,最直接的感觸是:當代的青年到底怎么了?
在他們的身上似乎缺少了點兒血性!缺少了點兒骨氣!好像還缺少了點兒正義感!這些元素疊加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種精神氣質(zhì)的匱乏!
我思索良久,覺得這似乎不是個別的現(xiàn)象,青年只不過是現(xiàn)實社會的一個投影罷了。
也許有人說這個時代的誘惑太多,讓中國人迷失了自我,也許有人會說舶來的思想已經(jīng)把本屬于中華民族固有的信仰打破,但是我堅信這些活在當下的青年,依舊還保存著那絲朝氣和幻想,這些正能量就蘊含在他們的血液和骨髓里,不曾消亡!
如何才能喚醒這種潛于他們心底的能量,是一個深奧且充滿了挑戰(zhàn)的課題。
躺在床上我輾轉(zhuǎn)反側(cè),心里突然有了種莫名的躁動,于是有了寫這本書的想法。
金庸先生曾在深圳演講,談及“當代人最需要繼承和提高的是什么?”的時候,他說:“現(xiàn)在中國最缺乏的就是俠義精神。”
對于金庸先生的這句話,網(wǎng)友們立即吐槽,紛紛表示不理解,他們認為“俠義精神”是歷史產(chǎn)物,已經(jīng)過時,就像美國西部牛仔一樣,鼓勵用暴力解決當下的矛盾,對成長中的青少年能有什么好處?
面對這樣的分歧,我一直在想,俠義精神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呢?
有人把“俠義精神”等同于打打殺殺的俠客行為,認為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就是“俠義精神”,我認為這種看法有著極大的片面性。
封建社會以來,中國法律制度不健全,社會上很多弱勢群體無法得到救助,“俠客”的形象就應(yīng)運而生,不管是東方社會的江湖大俠,還是西方的佐羅,他們打抱不平、救危解困,受到人們的愛戴。
換句話說,俠義精神并非挑戰(zhàn)或者推翻現(xiàn)有的社會制度或者法律裁判,而是對國家制度出現(xiàn)空白后的一種民間力量的補救。單個的俠義精神體現(xiàn)在救助困難群體,而放大了的俠義精神則是民間力量對國家和社會的一種責(zé)任和態(tài)度,即所謂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當你在公交車上遇到扒手,奮不顧身地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這是俠義精神;當你面對貪污腐敗忍無可忍,敢于檢舉揭發(fā),這也是一種俠義精神。
《感動中國》節(jié)目中有一位王選女士,她堅持多年通過訴訟,為日本侵華戰(zhàn)爭受害者討回公道,這些受害者和她非親非故,但這件事她義不容辭地做了,并為此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這更是一種俠義精神。
我想說,俠義精神不是對除暴安良、劫富濟貧的個人英雄主義的自我陶醉,而是民間力量對于社會不平等現(xiàn)象進行努力補救的一種社會責(zé)任感。
我們不缺少這種精神,缺少的是重新喚醒這種精神的良知和力量。
現(xiàn)實主義的蒙蔽或許能讓這種豪情一時消減,但這種“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精神不會消失,因為我們民族的血管中一直流淌著“俠義”的血液,我們要做的,就是喚醒中國人骨子里那種“俠義精神”。
我想借這本寫古代義士的書,讓我們在一個看似繁華,卻近乎絕望的時代里,理解生與死的迷茫,破碎與希望的意義,讓我們有勇氣直面自己的人生,有勇氣抗拒來自生活的壓力,有勇氣與非人道的行為作斗爭,只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組織起了十幾萬字的文稿,絕非易事。不多求認同,只希望大家對我的寫作初衷多一些理解,這絕對不是一本弘揚武俠精神的小說讀本,而是一本具有時代意義的義士散文。
最后要說,我也想做一個生活中的“俠義之士”!
尹劍翔
20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