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寫作公司里寫著一篇名為《師生戀》的小說。這篇小說我已經(jīng)寫了十幾遍了,現(xiàn)在還要寫新的版本,因為公司付了我薪水,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老師戀愛的,所以這部小說總是有讀者,我也總是要寫下去。
在黑色的皮衣下,老師是個杰出的性感動物。在椅子上坐久了,她起身時大腿的后面會留下紅色的皮衣印跡——好像挨了打,觸目驚心。那件衣服并不暖和,我不知道她為什么要穿這件皮衣。在夏季,老師總在不停地拽那件綢衫——她好像懶得熨衣服,那衣服皺了起來,顯得小了。好在她還沒懶得拽。拽來拽去,衣服也就夠大了。這故事發(fā)生的時節(jié),有時是嚴冬,有時是酷暑。在嚴冬,玻璃窗上滿是霜窗花,教室的水泥地下滿是鞋跟帶進來的雪塊。有些整塊地陳列著,有些已經(jīng)融化成了泥水——其實,我并不喜歡冷。在酷暑時節(jié),從敞開的門到窗口,流動著干熱的風。除了老師授課聲,還能聽到幾聲脆響。那是構成門框、窗框或者桌椅的木料正在裂開。而這一次則是在潮濕的初秋季節(jié)。從本性來說,我討厭潮濕。但我別無選擇——因為這是我唯一能選擇的東西。在潮濕的秋季,老師說:未來的世界是銀子的……這是一道謎語。我寫著的小說和眼前發(fā)生的一切,全靠這道謎語聯(lián)系著。
在班上,我總對著桌上那臺單色電腦發(fā)愣。辦公室里既沒有黑板,也沒有講臺,上司總是到處巡視著,所以只有這一樣可以對之發(fā)愣的東西。有時,我雙手捧著臉對它發(fā)愣,頭頭在室里時,就會來問上一句:喂!怎么了你?我把一只手拿下來,用一個手指到鍵盤上敲字,屏幕上慢慢悠悠開始出現(xiàn)一些字。再過一會兒她又來問:你干什么呢?我就把另一只手放下來,用兩根手指在鍵盤上敲字,屏幕上還是在出字,但絲毫也不見快些。假如她再敢來問,我就把兩只手全放回下巴底下去,屏幕上還是在出字,好像見了鬼。這臺電腦經(jīng)我改造過。原本它就是老爺貨,比我快不了好多,改了以后比我還要慢得多。我住手后五分鐘它還要出字,一個接一個地在屏幕上閃現(xiàn),每個都有核桃大小,顯得很多——實際上不多。頭頭再看到我時,就搖搖頭,嘆口氣,不管我了。所有的字都出完了,屏幕變得烏黑,表面也泛起了白色的反光。它變成了一面鏡子,映著我眉毛稀疏,有點虛胖的臉……頭頭的臉也在這張臉上方出現(xiàn)。她的臉也變得臃腫起來。這個屏幕不是平的,它是一個曲面,像面團里的發(fā)酵粉,使人虛胖。她說道:你到底在干些什么……她緊追不舍,終于追進了這個虛胖的世界里。人不該發(fā)愣,除非他想招人眼目。但讓我不發(fā)愣又不可能。我的故事另有一種開始。老師說,未來世界是銀子的。這位老師的頭發(fā)編成了高高的發(fā)髻,穿著白色的長袍。在她身后沒有黑板,是一片粉紅色的天幕。雖然時間尚早,但從石柱間吹來的風已經(jīng)帶有干燥的熱意。我盤膝坐在大理石地板上,開始打瞌睡,涂蠟的木板和鐵筆從膝上跌落……轉瞬之間我又清醒過來,把木板和鐵筆抓在手里——但是已經(jīng)晚了,錯過了偷偷打瞌睡又不引起注意的時機。在黑色的眼暈下,老師的眼睛睜大了,雪白的鼻梁周圍出現(xiàn)了冷酷的傲慢之色。她打了個榧子,兩個高大的黑奴就朝我撲來,把我從教室里拖了出去。如你所知,拖我這么個大個子并不容易,他們盡最把我舉高,還是不能使我的肚子離開地面——實際上,我自己縮成了一團,吊在他們的手臂上,像小孩子坐滑梯那樣,把腿水平地向前伸去。就是這樣,腳還是會落在地下。這時我就縮著腿向前跑動,就如京劇的小丑在表演武大郎——這很有幾分滑稽。別的學生看了就笑起來。這些學生像我一樣,頭頂剃得禿光光,只在后腦上有撮頭發(fā)和一條小辮子,只有一塊遮羞布繞在腰上——他們把我拖到高墻背后,四肢攤開,綁在四個鐵環(huán)上。此后我就呈×形站著,面對著一片沙漠和幾只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