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大廈將傾 2

摩西!摩西! 作者:沈恒


與以上兩個實際困難相比,以色列人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信心層面上的。他們雖然擁有獨特的信仰和世界觀(盡管此時尚不十分完善),但對于自己所信仰的上帝始終處于將信將疑之中。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呼求會得到回應(yīng),更不敢保證那個說不清道不明的靈體會善待他們。在一個習慣于被拋棄、受傷害、遭蔑視與玩弄的社會里,這些最底層的奴隸根本無法想象自己真的會受到強大神明的青睞與保佑,更不敢奢望未來會有自由幸福的生活。除了熬過今天以換來明天的生存,他們對自己生活的改觀實在沒有多大把握。

這讓人突然想起一個生物學實驗,也許能從側(cè)面說明一點問題:有人將一條兇猛的鯊魚與鯊魚最愛吃的一條小魚放在一個水族箱中,并且在它們之間加上透明的玻璃板。剛被放進去的時候,兇猛的鯊魚瘋了一樣撲向自己的獵物,然而它每次都因撞到玻璃上失敗而回。經(jīng)過多次挫折之后,即使人們把中間的隔板取出,鯊魚也再不敢撲向自己的食物,而是在那個想象的隔板面前來個急轉(zhuǎn)彎,絕不再有進入另一半空間的想法。

即使是兇猛如鯊魚,在遭受多次挫折之后也會對達成自己的目標喪失信心,更何況處于管制之中、逆來順受幾百年的以色列人呢?——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吧。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想象為尋求心靈彼岸的漂泊者,信心的軟弱甚至缺失往往是人類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客觀寫照。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的失敗并非因為事情困難得無法進展,而是因為信心的喪失最終導致自己對目標的放棄。就像那條貌似強大的鯊魚,雖然擁有一副可怕的大牙,卻不得不饑腸轆轆地與自己的食物“和諧相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