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芬》 斗牛士般的柔軟(2)

吉芬 作者:汪洋


從曹雪芹的那個時代至今,近三百年,時光荏苒,中國女性的地位當然早已超越了只是贏得尊重的初級階段,特別是70后一代女性,她們在各自的領域,自愛自強,自我成就,令上一輩人側目,令下一代人欣羨,更令同時代的男性備受鼓舞和激勵,盡管她們集體出身貧寒,但并不妨礙她們像金子一樣在發(fā)光。

但是在這樣貌似強悍的社會表層之下,東方女性的那顆柔弱之心,其實是萬古江河流芳至今,本書作者,用洋洋灑灑的幾十萬字,所要表達的主旨,是絕境逼出強人的結果,通篇讀下來,出場人物呼之欲出,都是鮮亮并柔軟,似乎給這迷茫的社會一絲正面的能量。

讀到小說的結尾:“吉芬把手伸出去,穿越茫茫夜空,穿越二十幾年時與空的距離,穿越了層層迷霧,穿越一切阻礙,輕輕地搭在夏以橙的肩上,那一刻,她回到少年,回到了十六歲。”這讓我松了口氣,我才覺得我沒有把時間浪費在一本標榜現(xiàn)代女強人的勵志文學上。作者自始至終都在呈現(xiàn)女性本該具有的柔軟,而只有這種令人內(nèi)心綻放的美好,才會穿越時代,亙古長存。

吉芬外表優(yōu)雅美麗,內(nèi)心獨立自主,時不時地黯然感傷,都被精細無誤地描寫出來。特別是那種靠自己的雙手,能創(chuàng)造自己美麗人生的精神世界,也是我們這代女性正能量的代表。作者還描寫了其他人物,如美女紫蘇、白微微等,影射出對生活仔細觀察,并抽絲剝繭地把這種精神表現(xiàn)了出來。

總之,這篇小說,洋溢著欲望、悲傷和希望。它既有逼近真實的現(xiàn)實主義描寫,又有令人驚嘆的時代跨越,讓我們看到了放之四海的人性。特別是從經(jīng)濟學角度出發(fā),而用人性來結束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再次重溫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們所經(jīng)歷的城市化,出國潮,房地產(chǎn)交易,甚至是反腐風暴等等這一切,正好是吉芬、紫蘇、慕青、賀清逸、藍天明他們這代人全部人生的寫照,也是吉芬經(jīng)濟學的又一次完美的社會足跡。它是一個這樣的特殊時期,違反了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的普遍規(guī)律,但是,又充滿了普遍人性,使我們真實地感到,作家自己作為70后一代人,對這個時代的贊歌和迷茫。

作家汪洋自己熱愛吉芬時裝,她用筆描繪的吉芬女人,成為這代女性自強不息,成功人生的完美列傳。

我作為一個創(chuàng)辦時尚雜志二十三年的出版人,親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見證了70后這一代人的成長與成功,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感慨良多。然而不管怎樣,我都不鼓勵拜金、觀念守舊的女性閱讀此書。

不讀此書,無傷大雅。

2016年10月于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