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外骨骼
“Powered Suit”,又被叫作“動力服”、“動力外骨骼”,是一種能將人類力量增強數(shù)倍的“戰(zhàn)斗強化服”。史上最早的“動力外骨骼”概念,誕生于羅伯特? 安森? 海因萊因的科幻小說《星船傘兵》*。而后這一概念也常常出現(xiàn)于各類科幻作品當中,形似機器人的外觀,同時又是可供人類穿戴并增強其活動能力的“服裝”,這種游走于機器人與傳統(tǒng)鎧甲之間的新穎的機械表現(xiàn),吸引了眾多機甲迷的目光。其在日本引發(fā)熱潮的契機,源自《機動戰(zhàn)士敢達》中登場的“Mobile Suit”,這部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機甲動漫的英文名即是“Mobile Suit Gundam”。 ? 然而,“Mobile Suit”并不等同于“動力外骨骼”,《機動戰(zhàn)士敢達》也毋庸置疑地一直被劃入“機器人動畫”范疇,這是因為“Mobile Suit”其實是受原生于美國科幻作品中的“動力外骨骼”靈感啟發(fā),而衍生出的日本獨有機械概念,在“增強人類能力”這點上它雖與“動力外骨骼”有些相似,但二者之間最顯著的區(qū)別,是“動力外骨骼”一般意義上接近人形大小,且直接反映和增強人類動作,如電影《明日邊緣》中出現(xiàn)的戰(zhàn)斗用“外骨骼”; 而“Mobile Suit”身高18 米,并且由人類在機體內(nèi)部操控,具備明顯的“載人型機器人”特征。不過,據(jù)說該動畫導演富野由悠季在各種場合仍堅持叫它“Mobile Suit”,而非“機器人”。 ?“ 機甲”一般被定義為有人類搭乘和操控的人形機器,嚴格說來“動力外骨骼”與“機甲”仍然有些區(qū)別,但又無法徹底撇清干系。在日本動漫界,對“動力外骨骼”系和“機器人” 系作品的分類也十分曖昧,如《機甲創(chuàng)世紀MOSPEADA》中的“Ride Armor”, 既可被視作“可變形機器人”,又時而被列入“Powered Suit” 類作品當中。
載人型機器人
談?wù)?ldquo;載人型”機器人之前,自然要涉及的一個概念就是“巨大機器人”。而在日本動漫界,提起“巨大機器人”又必然要聯(lián)想到的關(guān)鍵詞,便是橫山光輝的《鐵人28 號》。這部誕生于1958 年的漫畫作品(后被改編為動畫),創(chuàng)造出日本機器人動畫中第一例“巨大人形機器人”的形象,顛覆了觀眾對以往與人類等身大智能機器人的傳統(tǒng)印象,雖說鐵人28 號屬于遙控型機器人,嚴格意義上并不算是我們口中的“機甲”,但它的確為日本動漫界開創(chuàng)了全新且極其重要的機器人風格。不過,《鐵人28 號》之前的日本科幻作品中,巨大機甲雖十分罕見,但也并非完全無跡可尋。1948 年問世的科幻文學作品《人類坦克》(砦小二郎著)中,名為“Q”的機器人其實已現(xiàn)出“巨大機器人”的影子,某種程度上也可稱作是日本“巨大機器人”的小小鼻祖。 ? 而《魔神Z》則是“巨大機器人”中的“載人型”(或稱搭乘型)機器人的始祖。載人型即指人類可以進入機甲內(nèi)部,對其進行操縱。機器人動畫中屬“載人型”最多,在日本除了開創(chuàng)載人型機器人先河的《魔神Z》之外,幾部經(jīng)典作如《機動戰(zhàn)士敢達》《超時空要塞》和《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等,皆是載人型機器人的代表。操縱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有的依據(jù)駕駛員指令完成動作,有的直接與駕駛員自身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