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長城所做的唯一的研究,是在學術圈外進行的。在北京,由業(yè)余歷史學家組成的小群體試圖把田野考察和文本研究結合起來。在有些省份,偶爾也有老陳這樣的人。他告訴我,他終究想給他的書找一家省級出版社。在給我看過他寫的東西和他收藏的文物之后,他提出要帶我去參觀一下當?shù)氐某菈Α?/p>
我們坐上City Special,順著一條土路往北行駛。離開村子幾公里后,我們停下車來,他帶著我穿過一條雜草叢生的溝谷。他走得很慢,帶著鄉(xiāng)下人常有的那種若有所思的姿態(tài): 埋著頭,雙手反背到身后,攥在一起。在一處明顯雜草覆蓋的山梁前,他停下腳步。
“這是北魏修建的,”他說。北魏統(tǒng)治從公元386年延續(xù)到534年,一千多年以來,這個建筑結構已經被風雨侵蝕,到現(xiàn)在僅存半米多高的殘墻,往東北方向延伸在山巒之間。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斷開來,那道山梁若隱若現(xiàn),不經他的指點,我差點沒有看出來。“那是一段漢墻,”他說。漢墻更古老了: 漢朝始于公元前206年,終于公元220年。在高高的山巒上,還有第三道墻,日期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修建的防御工事有一點八米高,呈東西向,向兩邊的地平線延伸過去,清晰可見。在這個地方,明朝防御工事相對算是后來者——只有四百年歷史。
“多年來,我無數(shù)次看見過這樣的東西,后來終于產生了好奇心,”老陳解釋說,“它們來自何處?背后的體系是什么?這是我開始研究這個東西的主要原因。”
我跟他開車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他解釋說,這個村子的全名是“寧息胡虜”,意即“平定胡人”。古時候,“胡”是漢人用來指稱北方游牧民族的字眼。它并不專門指稱某個部落或某個民族,但卻帶有貶義——那個詞語可以涵蓋所有的外來者。后面那個 “虜”字,更是生硬,意指“蠻人”。
“大體上說,我們這個村子的名字是‘殺死蠻人’,”老陳笑著說,“看這個。”他打開我的《中國地圖》,指著東邊一個十五公里開外的村子: 威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威震蠻人”。旁邊有一個鎮(zhèn)叫作“破胡”: 粉碎胡人。別的村莊叫作“威胡”、“鎮(zhèn)蠻”、“殺胡”等等。當今印制的地圖上用表示老虎的“虎”字代替“胡”——這樣的替換首次在清朝出現(xiàn),當時的滿族統(tǒng)治者對于把關外人作如此描述非常敏感。但這種用詞上的改變僅僅是一種粉飾,它的原意,跟村子周圍那些高高聳立的古老城墻一樣,仍舊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