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場如戰(zhàn)場,玩的就是心眼。秦朝宰相李斯,每次出行都大張旗鼓,侍從成群,車馬滾滾。秦始皇見了,說了句:“真威風啊!”幾天后,李斯出行時,就低調(diào)多了。秦始皇突然醒悟:有人把自己的話向李斯告密了。于是把那天在場的所有侍從都殺掉。
楚漢相爭時,劉邦與項羽于中原對峙,蕭何留守后方關(guān)中。期間,劉邦不斷派人來問候蕭何。老板這么關(guān)照自己,蕭何覺得很開心,但門客鮑生提醒他:“劉老板人在戰(zhàn)場前線,您在后方刀箭夠不著、炮彈打不著,老板卻三番五次派人來問候您,實際上是擔心您在后方搞鬼,所以,趕緊派蕭家子弟們上前線助戰(zhàn)吧!”蕭何照辦,劉邦這才放下心來。
西漢呂后當政時,大封呂家人為王,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左丞相陳平則老奸巨滑,被問及意見時只說“也未嘗不可”。于是陳平繼續(xù)當丞相,王陵被罷官回家。十多年后,呂后去世,陳平和其他大臣聯(lián)手,發(fā)動政變,把呂家人一鍋端了,恢復劉氏天下,陳平成為再造漢室的大功臣。做官學王陵,還是學陳平?這真是個難題。
東漢靈帝時,權(quán)閹張讓的父親去世,名人雅士無一人前去吊唁,只有名士陳寔例外,于是被眾人極度鄙視。后來張讓鼓動靈帝大肆殺害士人時,因陳寔的積極營救,很多人得以活命。
歷史上,很多高級官員都愿意尸位素餐,為什么?因為多做多錯,付出未必能有相應的收獲。漢景帝時,大臣晁錯一心為皇帝的統(tǒng)治著想,提出削藩大計,父親勸他:“皇帝剛即位,你地位未穩(wěn),何必去管他們劉家親戚間的事?”晁錯不以為然,父親嘆息說:“你這么做,劉家的天下是安寧了,我們晁家卻要倒霉了!”果然,七國之亂爆發(fā),口號是“清君側(cè),誅晁錯”。漢景帝說:“朕不能因為晁錯一個人,而讓天下的蒼生埋怨朕啊!”于是派人腰斬了晁錯。可憐晁錯臨死前還在為皇帝的事絞盡腦汁!
身在官場而不勢利眼,很難,但也不要太勢利眼了,否則也可能招禍。西漢時,京兆尹(相當于首都市長)張敞被彈劾,即將去職,但還沒有離任。一天,他吩咐下屬絮舜去辦某事,絮舜覺得這位上司馬上就要垮臺了,便拿命令當耳邊風,自個兒回家歇著去了,還放出話來:“他也不過就是再做幾天市長了,我還理他安排的活干嗎?”張敞怒了,把絮舜抓起來,火速辦案,定為死罪并立即執(zhí)行,處決前讓人轉(zhuǎn)告絮舜:“五日京兆又如何?照樣弄死你!”
抱大腿、找靠山是官場捷徑,但也是風險之源。東漢大將軍竇憲納妾,各地官員紛紛前去祝賀。漢中太守也想派人前去,手下李郃認為竇憲專橫跋扈,覆滅是早晚的事,勸說太守不要去湊這個熱鬧。太守不接受,李郃只好自請前去。途中,李郃故意慢悠悠地拖延行程,還沒走到洛陽,朝中變故,竇憲一家被誅,跟竇家套近乎的官員多半受牽連,漢中太守獲免。
皇帝自稱是上天之子,天縱英明,所以事事都是想當然地要成為第一的。隋煬帝楊廣極富文才,曾說過:“就算是比做詩,這皇帝也得輪到我做?!北彼螘r,宋仁宗和大臣們一起釣魚,仁宗還沒開張時,大臣們誰都不敢釣上魚來。大臣彭乘,魚咬鉤已經(jīng)好一會了,同僚都給他使眼色,就是不讓起竿。
抱錯大腿不如不抱大腿。唐人蕭至忠,有才干,就是官癮太重。唐中宗時,武三思當權(quán),蕭至忠趕去投靠武三思,做到宰相。后來睿宗即位,把他貶出中央政府,蕭至忠又去投靠當權(quán)的太平公主。有人勸他說:“以您的才能,還怕不被重用嗎?何必去投靠這人那人的呢!”蕭至忠不聽,又做了宰相。一年后,太平公主在政變中失勢、被殺,蕭至忠作為公主一黨的核心成員,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