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兩個小混混搜遍了七子的全身,也沒有找到一分錢,他們老羞成怒,對著七子拳打腳踢,七子像個沙袋一樣搖搖晃晃,沒有反抗的能力和想法。他們打累了,就對七子說:“明晚上還在這搭等你,給我們拿五毛錢過來。”
七子回到家后,脫了衣服就睡了。為了省電,家里從來不開燈,只有當來了客人后,電燈才會拉亮。七子在黑暗中思索著:到哪里去搞這五毛錢?那時候,五毛錢對于農(nóng)村孩子來說,是一筆巨款。五毛錢可以買到兩根圓珠筆,或者買到二十根鉛筆。
七子沒辦法搞到五毛錢,第二天晚上,那兩個小混混果然又攔住了七子,索要五毛錢,七子說“沒有”,他們又將七子打了一頓,約定第三天晚上還在老地方等七子的五毛錢。
第三天,七子還是對兩個小混混說“沒有”,小混混又將他打了一頓。無所事事的小混混鍥而不舍,每天夜晚準時出現(xiàn)在水渠邊,出現(xiàn)在七子回家的必經(jīng)之路;性格內(nèi)向的七子執(zhí)拗地回答說“沒有”,他心中說有錢也不給這兩個狗日的。
性格內(nèi)向的人一般都執(zhí)拗,執(zhí)拗的人一般做事都不計代價。
兩個小流氓糾纏了七次,七子被打了七次。他回到家,母親看著他臉上的傷疤問“怎么回事?”七子說:“碰破的。”母親沒有再問。母親有七個孩子,七子只是第七個,她才不會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七子的身上。
第八天夜晚,兩個小混混妥協(xié)了,他們準備再向七子要最后一次,要不到就算了。在七子身上費時費力,卻沒有任何收獲,他們覺得得不償失。那個時候的小混混們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濟意識。沒想到,就是這最后一次,小混混們吃了大虧。
那時候,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做《大鐵錘傳》,說的是清代一個不知其名的武林高手,兵器是一顆重四五十斤的大鐵錘,柄上連著長長的鐵鏈,由于擊殺響馬賊而避禍宋將軍家中。因為舉止怪異,而宋將軍疑之,此人向宋將軍解說自己的經(jīng)歷,并說響馬賊當天晚上就要來尋仇。一響自視甚高的宋將軍要騎馬挾弓相助,此人說:“你去了反而給我添加累贅,我還要分散精力保護你。”宋將軍堅決要去,此人拗不過,只好帶上宋將軍,將宋將軍藏在一座廢棄的堡壘上,叮嚀他只能觀戰(zhàn),不可出聲……
接著,這篇文章就有一段非常精湛的環(huán)境描寫:“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客馳下,吹觱篥數(shù)聲。”客者,大鐵錘也。篳篥者,胡地樂器也。短短數(shù)語,蕭殺之氣躍然紙上,讓人驚悚凜然。篳篥聲過后,仇家出現(xiàn)了,騎馬的有四五十人,步行的有上百人,將大鐵錘團團圍住。而大鐵錘奮起神威,一錘一個,將仇家盡數(shù)擊斃。最后對著堡壘上的宋將軍長嘯一聲,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