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位可能是今天美國最富有的個人,在積累個人財富的能力上旗鼓相當,但在捐贈的傾向和手法上卻大相徑庭。
他們是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被《財富》雜志列為美國的第一號富人;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俄亥俄州一家服裝連鎖企業(yè)的擁有者萊斯利·韋克斯納(Leslie Wexner);國際金融家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他們當中,巴菲特和蓋茨的財產,據最近(1996年)的估算,各有80多億美元;索羅斯的財產與他們相近,而且以每年約10億美元的數額增加;韋克斯納擁有的財富已超過20億美元,仍在急速增長。
巴菲特曾表示過對某一兩方面作慈善贊助的興趣,但直到如今年過六旬,他在這些領域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蓋茨還不到40歲,最近才結婚,正全神貫注地發(fā)展他已經規(guī)模龐大的微軟公司。他希望最后能把自己的大部分財富捐給公益事業(yè),但現在,公益事業(yè)尚未排進他的議事日程。
韋克斯納已有50多歲,單身無子女。從30年前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一家服裝店起步,發(fā)展到今天的服裝連鎖企業(yè),他在全國已擁有3900家商店,外加一個目錄郵購商行。
很難說巴菲特是否會成為一個慷慨的或熱心的捐贈者。蓋茨還很年輕,并全力投入他的公司的建設之中,但有朝一日,他可能會成為公益事業(yè)中的新聞人物。
相比之下,韋克斯納已經有了非同一般的表現。當他的財富一開始積累,他的慈善活動也就開始了,現已成為美國最大、最有成效,也最活躍的捐贈者之一。然而,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與索羅斯的成就相提并論。索羅斯在公益事業(yè)中的創(chuàng)造性、勇氣和奉獻精神,使他成為這個領域里一位具有歷史意義的人物。
這四個人之間的對照十分強烈,又發(fā)人深省。
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是美國投資經理人中的偶像,他的持續(xù)成功非同凡響。如果一個投資者在1950年通過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1萬美元,到1994年,其價值即已增至6500萬美元。難怪那些受益者都那么尊重他了。巴菲特還經常對各種各樣公眾關心的問題發(fā)表尖銳而率直的評論,因而又被認為是一個激進冒險的英雄人物。
但是,不看賺錢而看捐錢的話,巴菲特的地位就不那么重要了。他在慈善事業(yè)上的主要創(chuàng)舉是:規(guī)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每位股東需在每一股中捐出一定數額給公益事業(yè);凡愿意捐出自己年收入的一小部分的持股人,可以自行選擇捐贈的對象。
對于沃倫·巴菲特沒有大量投入公益事業(yè)的理由,他的一位發(fā)言人辯解說:巴菲特認為把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份賣出去或捐出去,都會“嚴重地削弱他管理和發(fā)展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能力”。事實上,作為他個人的行事方針,巴菲特拒絕跨出步子來增大他的捐贈規(guī)模,例如加贈現金或股份給他的基金會等。在被問及巴菲特為什么不對公益事業(yè)投入更多的注意和精力時,那位發(fā)言人說:“他非常樂于做自己在做的事,無暇顧及其他。”
從廣泛的國家角度來看,巴菲特這種小氣的做法向美國的富人階層(他們都很佩服巴菲特先生的投資本領)傳遞了某種信息。這讓那些最有錢的人認為,在自己精力還旺盛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急于優(yōu)先考慮興辦什么公益事業(yè)。在慈善事業(yè)中,這樣的“帶頭”作用是我們不希望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