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事,就是家里有大事。這大事,必須要過的,不然就會遭到全村人鄙視。
早上
芹菜炒肉(這個菜我們家也老做,但真的做不出那味道)。
豆芽炒肉。這個豆芽炒出來還是很嫩很脆的,但完全沒有了豆腥味,里面的肉塊油汪汪的。這菜一上桌,一桌子人剛開始還在假裝矜持說“還不怎么餓呢”的人們就無法淡定了,拍著大腿喊:饃呢?!還不上饃!那些在爐灶里忙活的婦女們就大聲答應著,從一口巨大的籠屜里往籃子里拾小饃(一般過事,都把饃蒸的很小,像現(xiàn)在小籠包子那么大,主要怕饃大了,大家吃不了,掰得亂七八糟,浪費)。接著專門有一婦女提著籃子給每一桌發(fā)饃。剛到跟前,人們就急不可待地把手伸進籃子里,一把抓好幾個饃,然后一口半個下去,夾起那豆芽炒肉,甩開腮幫子大嚼起來……沒幾下盤子就見底了,有人還拿饃去擦盤子底的油,擦完塞進嘴里意猶未盡地說:量太少了!
虎皮豆腐。這豆腐用的是鹵水豆腐,很硬,炒完黃澄澄的,咬開里面有窟窿眼兒。唉,我最愛吃這樣的豆腐了,不喜歡現(xiàn)在那種太嫩的,沒味道。
過事飯(其實,這才是真的過事飯),也叫面筋飯。這個飯一般是一大早吃的。小孩子早上起床,臉都顧不上洗,邊揉眼邊被大人拉著去過事的人家,跑到一口大鍋前。那里站著一個婦女,手持一把比碗還大的木勺,在熱氣騰騰的鍋里攪拌著,見人來了,就順手拿一青花瓷碗,盛一碗,遞過來。
這飯其實就胡辣湯,里面有面筋、綠豆、紅豆、黃豆、海帶、豆腐,還有手搟面條,一直在鍋里煮。一鍋快吃完,就加湯、加料,繼續(xù)煮。這事情過幾天,這鍋就煮幾天,隨時去都有的喝。豆子和面條被煮得爛爛的,軟軟的,湯被熬得很稠,入口全是綿軟的感覺,還有面粉和花椒的香味。單純,卻又回味無窮。
中午
燴菜。這個菜,是整個過事飯里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主要內容是:豆腐、油炸豆腐干、豬肉、粉條、白菜、丸子混在一起用小火熬,熬很大的一鍋,然后每人連湯帶菜盛一碗,泡上饃,饃里浸了混著菜湯味兒的油水,咸香可口。再就一口燉得很軟的豆腐,好吃得人都快要暈過去了,山珍海味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