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饃
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我試過自己做,但完全不同,但材料肯定是柿子和面粉,但具體不清楚。小時候,我鄰居二奶奶經(jīng)常做了,然后喊我們?nèi)ニ页?。看著她從簡陋的灶間捧出幾個褐色的面疙瘩,我就兩眼發(fā)光,好像看到的不是面疙瘩,而是金磚一樣。那單純的甜甜的味道綿軟悠長,我總是坐在門口陽光下,慢慢地去品味那柿子饃。
二奶奶去世好久了,這個東西我是永遠吃不到了。
谷面饃
我對谷面饃的喜愛,僅次于柿子饃。
第一次知道谷面饃,是在小學(xué)一年級。有個男生從家?guī)硪恍┫窀C頭一樣小的面團,暗黃色,看起來軟軟的,一捏就變型,就像現(xiàn)在的橡皮泥一樣。他一口口地吃著,我們都圍著他看,邊看邊咽唾沫。我們問他,這是啥?他說,谷面饃!另一個同學(xué)說,我知道!我們家也做過,我媽說是用來喂騾子吃的……那吃谷面饃的男生一下臉紅了,很生氣地說,反正我也能吃,很好吃,就不給你們吃!
我回家問了我媽,我媽說那不是普通谷子做的,是軟谷子,另一個品種,一般家里養(yǎng)騾子會種些,給騾子吃。我說我也想吃,我媽說明年再種吧,現(xiàn)在沒有!
但我媽一直沒給我種,后來我在鄰居大媽家吃到了,真的很好吃。甜甜的,軟軟的,帶著一股谷子的清香,尤其那咬起來的口感,和饅頭不同,有點黏,和柿子饃很相似。
但就那一次,我就再也沒吃到過。我媽總說明年吧,明年吧,我就一直等到現(xiàn)在。
有一次在北京一超市看到賣小米面,我激動地買了回去,做了饃,蒸熟,發(fā)現(xiàn)和窩頭一樣硬。然后忽然想起,不是小米面,而是軟谷子面。軟谷子面,我向往了好多年。
西葫蘆泡饃
農(nóng)村的夏天,可吃的蔬菜很多,但人們常吃的還是西葫蘆。
西葫蘆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切成薄片用醋溜,和青辣椒一起炒。炒的時間不宜太久,出鍋后吃起來脆生生的,酸中帶一點辣味,很爽口下飯。
另一種吃法是燉西葫蘆。把西葫蘆切塊,和粉條、肉片一起燉。夏天的晚上,婦女們在家里燉上這么一大鍋,把灶里火弄小了,讓菜在鍋里慢慢咕嘟著,然后順便去掃掃院子,收拾收拾屋子,等待從地里回來的男人們。
等男人們回來,菜也燉得爛熟了,掀開鍋蓋,院子里便彌漫著燉西葫蘆的香味。從地里回來的人們洗了臉,便從鍋里盛一大碗,里面的肉已經(jīng)燉得融掉了,剩下零星的幾點小肉塊,西葫蘆和粉條也被燉得爛爛的,入口即化。盛完菜,再舀一大勺菜湯澆上去,菜湯上漂著一層豬肉的油,散發(fā)著肉特有的香味。人們端著碗,去鍋里拿一個饃,邊咽口水邊把饃掰開泡到菜碗里,然后攪拌一下,那些肉湯便浸入了饃塊里,順便從灶臺下?lián)煲豢檬[,剝?nèi)テA在指縫里,舉著碗出門,蹲在門口的椽子上,一口西葫蘆泡饃一口蔥,津津有味地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