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庫的鄭娘子離去之時,夜已深沉。連長安推門送她出來,驚見門外一邊兩個共立著四個丫頭,手中各持一只碩大的捧盒,無聲無息地不知站了多久。連長安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慶幸,慶幸自己足夠謹(jǐn)慎,沒說什么不該說的話讓人聽了去。接著她又難免恚怒——府里連三等仆人都自小習(xí)武,等閑裝個神弄個鬼絲毫不在話下,她也只有恚怒。
四個丫頭見了她,恭恭敬敬地行禮,只說是奉命送了大小姐的茶水飯食過來。連長安見她們個個面生,便探詢地向鄭娘子望了一眼,鄭氏也驚訝,回稟道:“她們都是二小姐身邊的,都是……”
鄭娘子還未說完,那四個丫頭里身量最高的一個已接過了話,“回大小姐,我們現(xiàn)在不跟副統(tǒng)領(lǐng)了,只預(yù)備著伺候您進(jìn)宮去?!?/p>
連長安聽到“副統(tǒng)領(lǐng)”三個字,心頭猛顫,脫口問道:“你們都是白蓮軍?”
四個丫頭一起笑了,只笑,不回答。
白蓮軍乃是連氏嫡脈代代相傳的部曲,滿額三千人。自養(yǎng)兵,自作戰(zhàn),只聽從連氏宗主一人號令。里頭大半是宗族子弟以及家生奴婢,夫婦子女,相承相繼,血脈連在一起,最是默契無雙,忠心無比。北齊太祖當(dāng)年稱帝,便多虧了連氏祖先帶了他的三千人擁立有功。之后諸多君王無不仰仗連家勢力,也和這以一當(dāng)十戰(zhàn)無不勝的蓮花軍大有關(guān)系。
而面前的這四個丫頭,既然都是從三千子弟中挑選出來的人物,那擺明了除了監(jiān)視還有示威。軟的不行還能來硬的,再不乖乖聽話,點了她的穴道架著她上鳳輦,也不是不可能。
連長安知道自己的臉色一定極其難看,卻也無可奈何。論手段,自己比起父親、妹妹,實在差得太遠(yuǎn)了。幸好她姓連,名義上也是她們的主人,只要不撕破臉,倒還好相處。只不過從今往后,萬事都要謹(jǐn)小慎微,特別是……特別是……
她下意識地將右手伸進(jìn)左袖,三根纖指觸到一個綢布裹起的小包,用力捏了捏。還是他說得對,他們這樣的人,從來沒有半分自由,身邊都是別人的耳目,永遠(yuǎn)危機四伏如履薄冰——如今她終于感同身受。
四個丫頭魚貫而入,放下捧盒,依舊是當(dāng)先那個開口詢問:“大小姐,已過了時辰,用飯吧?”問是這么問,也不等連長安回答,徑自手腳利落地安排桌椅,從捧盒中一樣一樣取出飯菜來,轉(zhuǎn)眼便擺滿了桌子。
也不知正房的老爺、小姐是不是天天都這么奢侈,花樣極多,琳瑯滿目,連長安倒有一半不識得。食物裝在極小巧的五寸碟里,熱氣蒸騰,香氣撲鼻而來,讓人不禁食欲大動。
見連長安驚疑,站在她左手邊的丫頭嘻嘻一笑,拿了食盒給她看。原來那盒子從外邊瞧著普通,內(nèi)里竟是純鐵所鑄,分成數(shù)層各自封閉的精細(xì)小格,最外間又有一圈空腔,裝滿了上好的檀枝炭。食物做到八成熟,就分門別類地放進(jìn)去,提著它無論走多遠(yuǎn)的路,無論在大風(fēng)里頭站多久,始終不會混了味道,揭開時始終像是剛出鍋似的。
的確奇巧,真不知是如何想出來的——只是那捧盒的重量,長安不用試,也知道自己決計拿不動。
“……副統(tǒng)領(lǐng)嫌外頭的東西不干凈,每次去營里,都是叫我們裝了提好,到了就能吃的?!蹦茄绢^雖不及何流蘇,也是一張快嘴。
身量最高、表情最老成的丫頭正替連長安布筷,聽了這話冷哼一聲??熳炫盒χ谎诳?,吐了吐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