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何求?執(zhí)子之手。同賞明月,共讀紅樓。
庭中遍植,依依楊柳。年年凝碧,歲歲弄柔。
我欲何求?偕子白頭。相偎相伴,無怨無尤。
青山隱隱,流水悠悠。死后歸土,并葬荒丘。
時間在相愛的人眼里總是像流水一般,過去得太快。轉眼到了離別之時,陸小曼告訴徐志摩,活了這么久,她都在做著被別人安排好的一切,這次,她要做她自己,她寧可拋卻富貴榮華,也要和王賡離婚,追求屬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我們不知道徐志摩當時對陸小曼是僅限于傾心還是愛戀,但他被陸小曼的堅毅和果敢打動了。依靠著陸小曼給他帶來的靈感和激情,他寫下了一首詩詞——《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地在半空里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涼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這一天,是1924年12月30日。
當一個人有所選擇時,必然就要有所放棄。許多人都以為陸小曼的選擇過于決絕。但我卻覺得,這恰恰反映了她性格的單純。她覺得,愛就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她是真的付出她的心,交付給了另外一個人。所以,當她做出決定時,也是她義無反顧地置自己于萬丈深淵的開始!
不免為陸小曼的單純感到一絲痛惜。
很快,他們的戀情在北平和上海的文化圈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輿論嘩然,什么難聽的話都有。在20世紀20年代,是一個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女人地位很低的時代。因此,在這場風波中備受譴責的人是陸小曼。無論什么原因,一個有夫之婦對其他男子心儀,這是有違婦德的事。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名人雅士,追之不得,便借此機會把心中酸溜溜的滋味宣泄出來,對陸小曼口誅筆伐。
想到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一曲《鳳求凰》讓卓文君拒絕眾多的追求者和司馬相如私訂了終身,卓文君為當時那個窮小子司馬相如當壚賣酒,那些求之不得者就大罵卓文君是“私奔”,買酒等于賣笑賣身!若是卓文君選擇私奔的對象是他們,大概就不會有那許多不入流的話了。
此時陸小曼不僅受到上流社會的譴責,作為丈夫的王賡更是沒有好臉色,母親對她也頗有微詞。陸小曼便在家中被看管了起來,哪里也不許去。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照不盡菱花鏡里形容瘦。小曼便害上了相思,不得見徐志摩的日子,度日如年。但她是鐵了心的要做徐志摩眼中的新女性,對徐志摩的相思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這個社會很不公平。好像陸小曼在唱著一場獨角戲一般,這個風波的另一個主角徐志摩卻很少受到指責。
當然,在當時也有很多受到新思想教育的留學生對他們是支持的。散文大家郁達夫就曾贊美這一段姻緣道:“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濃情,若在進步的社會里,有理解的社會里,這一種事情,豈不是千古的美談?忠厚柔艷如小曼,熱烈誠摯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激發(fā)火花,燒成一片了,哪里還管得到綱常倫理?更哪里還顧得到宗法家風?當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際社會里成話柄的時候,自己就佩服志摩的純真和小曼的勇敢,到了無以復加?!?/p>
劉海粟也說:“此時我想起數(shù)年前在北京看過的一個話劇,里面一個勇敢的少女揭露她未婚夫的心中隱私說:‘為什么你們很愿意看到別人未婚妻的大腿,而不肯讓別人在舞蹈中看到自己未婚妻的大腿呢?’我頓時想起了陸小曼。可敬可愛的陸小曼,當年即是在那些自以為是反封建實際上封建得可以的文人雅士們的唾沫中遭際不幸的?!?/p>
徐志摩的心定是受到煎熬的。一邊是面對自己的昔日好友,一邊是情投意合可遇不可求的紅粉佳人。
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新月社”從石虎胡同搬遷到松樹胡同七號。這自是個可以慶祝的好由頭,也更是個有情人可以相見的絕好的機會。在徐志摩的央求下,胡適出面邀請了也是“新月社”成員的陸小曼,使得有情人經歷了痛苦的煎熬終于能得以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