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萊明的間諜世界里,善惡分明,它乃是在替剛剛興起的冷戰(zhàn)時代打造大眾的意識形態(tài),并借此創(chuàng)造新的“大眾英雄”。而除了冷戰(zhàn)意識形態(tài)外“007邦德系列小說”最明顯的特色,乃是它把新的“大眾英雄”放到了一個新的消費(fèi)文化脈絡(luò)里。于是俊男美女、高度的物質(zhì)講究、軟性情色、正義的暴力、炫耀式的間諜科技,以及仿佛觀光度假的場景,還有各式各樣的異國情調(diào)等,遂做了萬花筒式的大會串。
但勒卡雷的間諜世界卻顯然完全不同了。他曾經(jīng)說過:“所謂間諜,就是在扮演自己時,也同時扮演著‘外在的自己’(outside of themselves)?!边@是間諜自我的內(nèi)在分裂性,而顯露在間諜體制上的,則是就在那個爾虞我詐的世界里。忠貞、愛國、勇敢、獻(xiàn)身等又和貪婪、權(quán)力、腐化、敗德、出賣、背叛等相互疊映,造成了另一種精神和體制的荒蕪。勒卡雷自己就說過:“我們在以自由為本的前提下所做的間諜工作,其實經(jīng)常是反正義的。而這樣的間諜活動也因而反饋到我們社會本身?!币舱虼耍拈g諜小說遂不像“007邦德系列小說”那么鮮亮,反而是充滿了破碎、無奈與荒涼。但也正因此,它反而能給人更大的思考空間。有些評論家認(rèn)為,勒卡雷的作品所注解的,乃是大英帝國的沒落,因而它的間諜世界也是各類病灶叢生的新階段。這樣的評價或許不無道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強(qiáng)盛的帝國即無間諜這樣的病灶。當(dāng)代美國最重要的間諜與特務(wù)問題專家大衛(wèi)·懷斯,他著作等身,反對間諜與特務(wù)也最力。他就一再指出,間諜是一種制度與心靈之癌,用它來針對別人時,自己也被下了蠱。
“史邁利”系列更顯荒涼的間諜世界
就以《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為例,即可舉一反三看出勒卡雷筆下間諜世界的荒涼。在他的作品里,以史邁利(George Smiley)為主角的自成一個小系列,這本即是核心之作。
小說以一個一線行動的間諜吉姆·普萊多外出活動受傷,幸而逃過一劫,而被勒令退休開場。接著,由另外的案件察覺出間諜機(jī)構(gòu)上層有臥底的對方間諜,于是已退休的史邁利被召回來清查,他通過檔案整理及閱讀,抽絲剝繭,終于得到了答案。
然而,盡管情節(jié)看似簡單,但它的整個故事被鑲嵌在有如拜占庭式的國際間諜背景和眾多間諜案例中,因而它整體就像座迷宮一樣,顯得撲朔迷離。而除了這些基本大綱外,真正重要的,乃是他對這些間諜人物、間諜官僚體系所作的敘述。他們并不是什么三頭六臂、仿佛007的英雄人物。他們平凡一如其他眾生,各有其弱點(diǎn)與問題,而間諜官僚體系里則在爭權(quán)奪利中又有著許多隨性和本身的運(yùn)作邏輯,而出賣與背叛也就自動地存在于其中。像普萊多這樣的外勤工作者的遭遇,當(dāng)然也就不足訝異了。而外勤工作者的遭遇,也是勒卡雷長期關(guān)注的課題。
而本書中最獨(dú)特的,當(dāng)然仍是主角史邁利了。他長得平凡,甚至妻子也跟人跑了,作為一個后中年但退職的老間諜官僚,他毫無任何可以成為“英雄”的特質(zhì)。但這么一個不起眼的人物,當(dāng)他受命為事,那種老派的精明、干練,在檔案文件里追查線索的能力與聰慧,卻無疑地顯示出他才真是完美的“間諜”。像他這樣的間諜與任事態(tài)度,或許就是大英帝國黃金時代最后一抹殘舊的斜陽。
閱讀勒卡雷的間諜小說,不像閱讀弗萊明“007邦德系列小說”那么輕松,勒卡雷的間諜小說深沉有味,他的人物沒有被卡通化,因而顯得更加實在。那一個個破碎殘缺的人物,濃縮著間諜世界的破碎荒涼。這或許乃是他寓批判于小說中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