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根本不成問題的問題。京劇被稱作國劇,難道還沒有夜明珠么?
但答案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記得五十年代在北京太廟中的勞動劇場,露天演出過一出玩笑戲《十八扯》,寫兄妹二人都是戲迷,因父母出門不在家。于是戲癮大開學(xué)起了戲中的選段,哥哥一段,妹妹一段,學(xué)來學(xué)去沒個完,最后哥哥慨嘆說“咱倆就扯哪兒算哪兒吧”。丑角演員慈少泉圓盤臉上擠著小眼睛說這臺詞,那情景雖然稱不起夜明珠,但也總有一些“珠玉”的意思。
我再講講京戲的伶界大王譚鑫培的故事。他演《文昭關(guān)》,是應(yīng)該佩戴寶劍的。一次他上了場才發(fā)現(xiàn),自己怎么戴了腰刀?這時他已走到臺口,馬上要張嘴唱了—甚至胡琴的過門都響了起來!他猛地一機(jī)靈,給原來的“過了一關(guān)又一關(guān)”的言前轍改了,他唱道:“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澆。父母的冤仇不能報,腰間空掛雁翎刀!”完全合乎音韻與劇情,觀眾也知道譚是現(xiàn)編的,但仍然全場喝彩。這充分說明譚鑫培的機(jī)智,也說明觀眾對他的崇拜。雖然這說不上“創(chuàng)新”,但品質(zhì)上還是屬于“珠玉”一級的。這樣的例子太多,一次是他主演《轅門斬子》,他在臺上呼喚焦贊,扮演焦贊的是一名譚同輩的花臉演員。那花臉正在后臺與他人聊天,急切中忘記戴髯口(胡須)就上了舞臺。譚鑫培一見,急忙中對他呵斥:“你父親哪里去了?快快喚他前來!”于是這演員就勢從下場門下場,戴上胡須又從上場門重新上臺。在京戲繁榮的時期,焦贊與他兒子都是傳奇人物,臉譜也差不多。所以譚鑫培這樣處理,還可以認(rèn)為是幫了同輩朋友的大忙。再就是有一次他自己忙于后臺聊天,結(jié)果沒戴帽子就出臺了。觀眾想笑,但都沒出聲,倒要看看你自己何時發(fā)現(xiàn)與如何解釋。譚鑫培到了臺口,發(fā)現(xiàn)了,立刻借念引子糾正:“國事亂如麻,忘卻戴烏紗!”結(jié)果這一來,臺下倒轟然喝彩了。還有,譚鑫培自己是講究創(chuàng)新的,但他反對同臺演員不跟他打招呼就改變戲路。一次演出《斬馬謖》,扮演馬謖的演員被諸葛亮命令推出斬首,這演員被刀斧手推下場前,不知為什么忽然加了三笑—先向左邊一笑“哈哈”,再向右邊一笑“哈哈”,最后回到中間,向天又來了個“哦,阿哈哈……”觀眾不明就里,還給了他個掌聲。譚鑫培心中生氣:“我要?dú)⒛?,你還笑得出來?”于是當(dāng)場喝令軍士:“與我招了回來!”軍士從命,下場把馬謖重新押上舞臺。譚鑫培問他:“你剛才那三笑,究竟是為了何事?”那馬謖啞巴了:“這個,這個……”譚鑫培不依不饒:“什么這個?你還哪個?—推出斬首!”于是馬謖重新押下,又“斬”了一回。
上述遺聞軼事真是說不盡的,它們很好玩,因此流傳了一二百年。它們有珠玉的成分,但品質(zhì)又不很高。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它們的“小”。所謂“小”者,是大多沒有與戲劇戲曲的主干相關(guān)聯(lián)。而是聰明的演員在不怎么出色的劇情表演中顯露出聰明。所以我認(rèn)為,即使這樣的珠子再多,京戲也是“大”不起來的。因此我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在京戲盛興的年代,不妨說那時觀眾離開戲園子回家,他衣服袋里都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小珠子,“嘩愣嘩愣”著也不嫌煩。但一二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在總結(jié)京戲的藝術(shù)經(jīng)驗時,要想從戲劇觀上“提純”京戲,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