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那天,天剛擦黑,火神廟的大門口,已豎起丈余高的竹竿,上掛九盞紅燈,燈罩外飛舞彩蝶。墻頭上懸掛紗燈、玻璃燈數(shù)百盞,色澤繁麗、精美傳神。
人流潮涌,摩肩接踵。人們早就把火神廟大院圍得水泄不通。梅建華一家人已擠不進(jìn)去。
梅建華領(lǐng)著孩子,郭榮珍扶著婆母,站在遠(yuǎn)處的一個高臺上觀看,只見靠墻的一米處,砌著磚臺,里邊正燃著木柴,火焰熊熊。磚臺上塑一黃泥空膛判官坐像,高有丈許。從眼睛、耳朵、鼻孔、嘴巴、肚臍眼往外冒出一尺多高的火苗子。
眾人驚叫:“火判兒、火判兒……”
義福娘贊嘆道:“壯觀!壯觀!看到火判兒,我不禁想起小時念過的一首《竹枝詞》:
弛禁金吾一夜安,
上元燈局合城看。
廟門掛起高幡處,
簇簇人圍火判官。
梅建華笑道:“媽念的這首詩我也讀過,是清人查揆的作品吧。寥寥二十八個字,道出了燈節(jié)的盛況。”
義福娘對梅建華等人說:“孩子們見了火判兒都說好看,有人卻把它比作舊時的貪官污吏,說它是‘滿腹殺人火,通身無心肝。’”
梅建華詫異道:“媽,您大有學(xué)問啊。”
“什么有學(xué)問沒學(xué)問的,該受苦還是得受苦。我雖說出身名門,但我命苦哇!為什么‘幾家歡樂幾家愁?’都是讓那些貪官污吏、地痞流氓給鬧的。要是火判兒顯神靈,把那些榨取窮人血汗的壞家伙通通燒死,讓窮人過上幾天舒心的日子,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