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月八日 2

蒙馬特遺書 作者:邱妙津


讀到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在《愛欲與文明》里講的一句話:(愛欲所指的是性欲的量的擴張和質(zhì)的提高。)我非常傷心……

我的愛欲,之于一個具體對象的要求,似乎是不曾被滿足的。我突然這樣明白,且非常傷心,非常非常傷心……我正是因為這樣的“不被滿足”而一度地使水遙選擇不要我,而跟另外一個人走;二度地又使立誓要全心全身地滿足我的絮,后來也顧不了我會面臨什么樣恐怖的災難,而以最悲慘的方式硬生生地背棄我,將性欲及愛欲雙重背叛的命運強塞給我。且這一次更是荒唐可笑啊,我的命運之神不是因為我不要去愛這兩個人,也不是我因這種“不滿足”而要背棄我所愛的這兩個人,而是因為我的“不被滿足”如此明白清楚地呈現(xiàn)在她們眼前……哈,我竟是因為我的“不被滿足”而被拋棄的。我并沒有錯。

或許我是因“不被滿足”而經(jīng)常地受挫、受苦,甚至短暫地怨怪著絮,但她從沒真正相信過,她所給我的另一種東西是遠遠地補蓋過我這個“不被滿足”,對我而言更重要……或許我對她發(fā)出的聲音太雜亂,以至于我并不曾真正地使她明白,我最要的是她的“永在性”,且正是她,而不是其他任何一個人。雖然“滿足”他人或“被他人滿足”是重要的,但如今即使出現(xiàn)一個全新的人完全能滿足我且被我滿足,她也不會是我最要的那個“永在性”的人。我對我生命“愛欲”的要求遠遠超乎“滿足”與“被滿足”之上,我要的是生命中能有最終最深的愛欲——是“永恒”。

* * *

絮,“永恒”是什么?“永恒”是我們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生死的隔絕,在生命的互愛里共同存在(或不存在),這互愛不是封死在我們各自生命體里的,而是我們彼此互相了解、互相溝通著這份互愛性,無論生死,我們在彼此愛欲的最核心互相流動、互相穿透著……這正是你的“永在性”,加上我之于你的“永在性”。

我想你是不能目睹自己不能完美地滿足我,且我內(nèi)在對愛欲質(zhì)與量的要求也無法欺瞞你,因此,從你決定要愛我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承受這種苦與軛,我內(nèi)在對愛欲質(zhì)與量的要求慢慢地使你承受不住,而使你從愿意徹底給予我、滿足我的藩籬內(nèi)跳走,開始欲望著他方、欲望著他人,試圖尋求另一個安頓你靈魂和身體的所在……我明了你對我愛的深厚性,我也說那或許是我所接收過最深的,但是,因為不足以承擔起關(guān)于我的苦與軛,所以你連帶地取消了我在你愛欲核心的位置,取消了我的“永在性”,或者是說,我的“永在性”根本不曾在你內(nèi)心發(fā)生過。

可是,無論如何,過去你那份愛的深厚性,之于我,它喚起了一份更深的深厚性,深到我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取消你之于我的“永在性”。因你的具體出現(xiàn),使我生命被發(fā)展得如此深,深到我與你那個愛的結(jié)合體孕育出一個“永在性”的花苞在我身心里,這是生命賜給我最珍貴的財產(chǎn)、最美麗的幸福。我要終生養(yǎng)著我心里的這朵花苞,雖然我無法要求你身心里也跟我長著一樣的花苞,但這花苞卻是我能向我自己生命祈求到最美、最令我渴望的一件禮物,而這個禮物是你所給我的,正因你的愛,我自己的生命才長成這朵花苞,我謝謝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