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結婚一年,顧明岐生下兒子張秋和。公婆非常高興,照顧得很周到。丈夫張元朗也幾乎天天守著她。明岐在研究所上班,工資不高,但待遇不錯。產假給得足,沒人有意見,反正上班也閑。小孩子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樣兒。初為人母的恍惚、喜悅、感動很快就過去,接下來是無盡的操勞。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此言不假。明岐情緒常有低落,張元朗說:“你媽媽上次過來沒待幾天,你是不高興了吧?父母之恩是還不盡的,他們也沒想著要兒女還。父母應該有這種覺悟。父母恩是要還到自己兒女身上的,這樣才能代代流傳不息?!?/p>
明岐認為丈夫這番高論不乏道理。雖然被請來的阿姨照料得很妥當,但明岐身體一直不太好,此前還流過一次產,總有些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令她心情無法徹底輕松,總覺得哪里懸著什么,睡眠也不安穩(wěn)。兒子也常生病,每每令她焦頭爛額。
她的婆婆不是張元朗的親生母親,張元朗父母離婚,繼母沒有生育過,對帶小孩不在行。張家上下都信賴大夫,有什么去醫(yī)院好了,所以產后好長一段時間,明岐成了醫(yī)院的常客。
婆婆對養(yǎng)生很感興趣,常找中醫(yī)開調養(yǎng)的方子,連帶明岐也得跟著喝些又苦又甜的濃湯汁或吃些稠得化不開的藥膏。婆婆一番好心,親自送上門監(jiān)督她吃藥,也不好拒絕。
婆婆年過半百,看起來雍容富貴,喜戴珍珠翡翠,愈襯得她氣質高華。婆婆送過明岐一些首飾,有串淡水珍珠項鏈,粒粒飽滿光潤,拿在手里非常漂亮,但掛到明岐脖子上就不像。
明岐本偏瘦,生產后又胖在不該胖的地方,膚色一直不好,被這美妙的珍珠襯得很黯淡。明岐當著婆婆的面戴過一回,表示收到長輩禮物的歡喜,之后就再沒戴過。
嬰兒作息不定,半夜必然會醒,又哭又鬧。尿片濕了、餓了都還好,最怕沒有緣由的大哭,哭得氣斷聲噎,滿臉通紅,且容易發(fā)燒——這樣就又該去醫(yī)院了。張元朗公司很忙,經不起這樣折騰,自然是明岐照顧孩子。明岐很想請住家保姆,但婆婆和張元朗都不同意?!澳哪芊判耐馊俗〖夷??帶孩子都是辛苦的,有經驗就好了?!逼牌藕軠厝岬貏裾f,又建議,“你知道,你們爸爸那邊,我是走不開的,不然我也多想幫你們帶秋和呢。要不然,請你媽媽過來住一段時間?她也應該特別想你們?!?/p>
張元朗很同意繼母的建議,恨不得立刻就要買機票請明岐母親上京。明岐不是不想念母親,只是近來父親身體也算不上康健,老家事情又多,不好意思麻煩媽媽,只好繼續(xù)摸索“經驗”。